關于小一學生家長“陪讀”的問題
來源:網絡 文章作者:匿名 2008-12-20 11:39:35

據《新聞晨報》報道開學兩周,令家長們操心的事林林總總,而最讓小學一二年級學生家長煩心的是怎樣為孩子“陪讀”問題。對此,記者采訪多名專家,為家長們指點方向。
家長:究竟要不要“陪讀”?
新學期,小學一二年級家長尤其忙得不亦樂乎,討論最多的一件事就是怎樣“陪讀”,配合老師的教學,讓孩子的學習步入“快車道”。“陪讀”的內容主要是陪孩子做功課、檢查作業、簽字等等,有的還要按照老師的要求給孩子出數學口算題,讓孩子講故事給自己聽。
小民的媽媽說,記得兒子一年級時根本不懂什么叫口算,每一次口算練習都是最后一名。而老師也不能了解每一個孩子的具體情況,她發現孩子的情況后,及時對孩子講了口算要求,而且每天讓他做練習。慢慢的,孩子的口算速度加快了,而且每次都是優秀。另外,低年級的孩子認識的字少,對作業的要求往往不能理解,這就需要家長的指導了。
在“陪讀”中家長干得最多的是檢查孩子的作業。對于這個問題,有的媽媽認為,每次作業都是家長仔細檢查,孩子做完就算萬事大吉,從不檢查。應該讓孩子自己先來檢查,然后家長再檢查,這樣孩子也能清楚家長對其學習的重視。也有的家長則讓老師檢查,回來把孩子的錯題抄到一個錯題本內,進行針對性復習。
專家:家長和學校應該“岔位、互補”
那么,一年級學生究竟需要“陪讀”嗎?家長該做些什么“功課”呢?
對此,上海陽浦小學校長張治、尚德實驗學校小學部校長葉翡認為:家長和學校應該是“岔位和互補”的關系,即學科教學應該由學校承擔為主,提升35分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在學校里解決,而不應把課業負擔“轉嫁”給家長。而家長則應督促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和興趣,包括富有規律的生活習慣、行為習慣(舉止、言行)、學習習慣的培養,互相牽引,讓孩子受益終身。一年級家長回家后應該跟孩子多交談,了解孩子生活、學習中的體會、感受與遇到的問題,給予一些幫助,分享快樂,分擔焦慮。這就是“岔位和互補”。
他們談到,現在一年級家長的焦慮度比過去高,將感受到的社會競爭壓力也傳遞給了孩子,表現在許多家長對孩子的學業狀況不放心,整天對孩子“盯、關、跟”,特別是一些“心急”的家長一上來就“逼”著孩子,試圖“贏在起跑線”上,這是絕對不利于孩子長期發展的。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