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給小孩“樂觀而積極”
來源:網絡 文章作者:匿名 2009-02-22 12:12:09

現象一:一位老師經常擔憂地說:"有些學生總是很悲觀,一次沒考好,就認為以后都不會考好;讓他們分析問題,他們總會看到事情不好的一面;甚至帶他們去看電影,看完電影讓他們談談自己的感受,他們往往只是關注電影的負面內容。孩子的生活環境和家庭條件都不錯,真不知道引起他們悲觀的原因是什么!"
現象二:小強是個有自尊心的孩子,但在父母面前卻有些抬不起頭來。爸爸媽媽都是名牌大學的畢業生,他們對小強的學習要求標準很高,但小強的學習成績在班里卻總是處于中上等水平。為此,小強總覺得有一種悲觀的情緒纏繞著自己,感覺無論自己如何努力,也達不到爸媽的要求。
專家分析
樂觀既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也是一種性格。當孩子學會用樂觀積極的心態對待生活時,他的未來就會充滿燦爛的陽光。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擁有樂觀的個性。然而,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孩子,小小的年齡便習慣了用悲觀的眼光看世界。就像上面那位老師說的一樣,遇到事情,孩子已經習慣了向悲觀的方面思考。事實證明,這與孩子從小接觸的環境和他所受的家庭教育有著直接的關系。
欣欣的父母都是公務員,由于每天的工作煩瑣而忙碌,他們回到家后總是不停地抱怨:"我們辦公室的小王太懶了,每天去五六次廁所,每次都是半個小時,總是想方設法偷懶。"
"我們領導也太勢力眼了,小董剛給他送了兩條煙,他就把他提升了一級。"
"我們單位的小任也是這樣的,沒事就給領導獻殷勤,又是端茶,又是遞煙,看到他那個樣子就覺得惡心。"
如何教給小孩“樂觀而積極”
發布:佚名時間:2009-1-615:29:00來源:京翰教育中心錄入:楊人氣:17
【文字:大小】
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欣欣從小就學會評論人了:"老師喜歡漂亮的小朋友,不喜歡我"、"老師偏心……"
家長的情緒很容易傳染給孩子,有時,就是日常生活中一句隨意的話都會影響到孩子。如早晨醒來,媽媽看到外面正在下雨,便隨口說了一句:"這該死的天氣,又下雨了!"就是這一句話,就會讓孩子產生消極、悲觀的想法:下雨天很讓人煩。但是,面對下雨的天氣,如果媽媽說的是:"太好了,下雨了,小草、小花們又能喝到水了。"這時,媽媽就會給孩子一個樂觀的暗示:下雨對植物很有好處,雨水可以讓植物茁壯成長。
孩子的個性以及對待生活的態度,就是這樣在父母的影響下一點點地培養起來的。父母用悲觀的態度對待生活,那孩子肯定不會看到生活中光明的一面;如果父母總能在困境中看到希望,那再大的困難在樂觀的孩子面前也會顯得微不足道。
給媽媽的建議
樂觀是成功的催化劑。樂觀的孩子總認為自己是幸運的,即使遭遇挫折,他還是堅信自己有能力改變現狀,他們會拿出自己最好的狀態與挫折做斗爭,直到把挫折打敗。因此,樂觀的性格是孩子應對人生中悲傷、不幸、失敗、痛苦等不良事件的有力武器。
如果孩子無法樂觀地面對人生,就會意志消沉,對前途喪失信心,而且長此以往,還會損害身心健康。遇到這種情況,媽媽不要著急,只要你正確地引導,孩子樂觀的性格是可以培養的。
方法一:媽媽首先要做個樂觀的人
媽媽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自己首先要做樂觀的人。每個人在工作、生活中都會遇到各種困難,媽媽如何處理困境會直接影響孩子的做法。
我們每一個人都不喜歡加班,尤其是有了孩子的女性,周末的時候總想陪孩子多待一會。然而,偶爾也會有周末加班的情況,遇到這種情況,很多人都會對孩子抱怨:"該死的,今天媽媽又要加班去了,不能陪你了。"其實,你在說句話的時候,已經對孩子的情緒造成了影響,他會覺得你不愿意去加班,但是又不得不去,因此,即使周末有爸爸陪伴,孩子也不會快樂。
但是,此刻,樂觀的媽媽就不會這樣說了,她會說:"寶貝,媽媽工作很忙,要去加班了,晚上回來陪你玩。"這時,孩子就會覺得媽媽很能干,從而產生自豪感。
其實,在平時,媽媽就應該多向孩子灌輸一些樂觀主義的思想,讓孩子明白,困難是短暫的,人生的道路總體是平坦的。
方法二:及時排除不良情緒對孩子的干擾
每個孩子都會碰到不稱心的事情,即使天性樂觀的孩子也是如此。當孩子遇到困境時,媽媽要多留心孩子的情緒變化,如果孩子悶悶不樂,媽媽無論多忙,也要擠出一點時間和孩子交談,指導孩子排除心理障礙,使悲觀情緒、不良情感及時得到化解。
小星剛從學校回來就悶悶不樂地回到自己的房間,并把房間的門關上。媽媽感覺他不對勁,便在吃晚飯時問小星:
"小星,今天學校有什么高興的事呀?"
"沒有高興事,但是有傷心事。"小星不高興地回答。
"為什么呀?什么傷心事,能告訴媽媽嗎?"媽媽問道。
"今天老師讓同學們選一個人當班長,同學們大多數都選了高越,只有少數的幾個人選了我!"小星傷心地說。
"大多數同學選高越做班長,說明高越身上優點比你多。你要向他學習,然后比他更積極地表現,說不定下學期,同學們都選你了!"媽媽引導小星。
"可是,我現在就想當班長!"小星有些著急了。
"現在你在同學們中間沒有太大的威信,就算你當了班長,同學們也不會服你的。如果你用這段時間好好表現自己,下學期不要說班長,而且還會被評為三好學生呢,你說是不是?"媽媽問道。
"嗯,好像是。"小星同意了媽媽的看法,開始高興地吃起飯來。
媽媽一定要注意觀察孩子的情緒,只要孩子愿意與媽媽溝通,媽媽就要引導孩子把心中的煩惱說出來。這樣,煩惱很快就會消失,孩子也會恢復快樂。當然,媽媽也可以幫助孩子克服一些困難,教給孩子以正確的態度和措施來保持樂觀的情緒,這些都是促使孩子擺脫消極情緒的好方法。
方法三:允許孩子自由地表現悲傷
孩子在遇到困境時,往往會表現出悲傷。此時,媽媽應該允許孩子自由地表現悲傷。如果孩子在哭泣的時候,父母要求孩子停止哭泣,孩子就會把心中的悲傷積聚起來,久而久之,反會造成孩子的消極心理。
小葉剛上小學不久,就發生了一件讓她傷心的事情。她從小就非常要好的伙伴小艷在班上結識了一個外地轉學來的同學,從此,小艷與新同學的關系非常好。小葉就這樣遇到了友誼挫折。
小葉非常傷心,她向媽媽哭訴了自己遇到的情況。誰知,媽媽并不理解小葉的想法,反而呵斥道:"這么一點小事值得大驚小怪嗎?真是沒用的人!"
媽媽的呵斥讓小葉更加傷心。從此,她變得郁郁寡歡,不管遇到什么事情也不對媽媽說了。等媽媽意識到小葉的變化時,小葉已經變得非常悲觀了。
對于孩子表現出的悲傷或軟弱,媽媽千萬不要呵斥,應讓孩子盡情地發泄心中的郁悶,只要孩子發泄夠了,自然會恢復心情的平衡。如果孩子需要幫助,媽媽應該及時安慰孩子,用相同的心理去感受孩子的情緒,努力引起孩子的情感共鳴,從而緩解孩子的不良情緒。
很多事實都證明,隨時可以從父母那里得到堅定支持的孩子,會認為生活可以信賴,人生充滿機會。即使生活中偶然出現艱難、失望的境遇,他們仍然能對生活保持積極的態度。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