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自己解決問題能力
來源:網絡 文章作者:匿名 2009-02-26 18:16:49

父母往往誤認為孩子遇到的問題越少,才越幸福,越成功。因而難以理解孩子們為什么那么喜歡自己解決問題,以及問題解決以后那樣的欣然與滿足,好像問題越多他們越高興。一群幾歲的孩子在院子里搭個城堡,不厭其煩地作計劃,找紙板、木片、繩子、石塊等,尋找任何可以完成他們的建筑奇想的材料。
他們會忘記吃飯,不顧刮風下雨,即使蓋成以后,得不到父母的贊揚,他們也全然不顧。實際上,解決蓋城堡中遇到的困難,更讓孩子們感到滿意和興奮,而城堡蓋的好壞,卻是無關緊要的。不少父母有一個誤解,認為智商比請商更能決定解決問題的能力大小,研究與實踐證明:社會經歷和對問題的熟悉程度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因素。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比我們想象的大得多。孩子是否能成功地解決問題,更多地決定于他們的經歷而非聰明程度。
言傳身教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父母是培養孩子能力的第一位權威和老師。
孩子看著父母平靜地討論問題,推理、權衡不同的解決問題的方法,他們自然而然地學習與模仿。否則,如果父母失去理性,喜歡爭吵,憂郁寡歡,優柔寡斷,面對問題一圈不振,或幻想問題會自行解決,那么能希望孩子從我們身上學到什么呢?
不少父母在單位、在工作中很能解決問題,但出于許多心理的因素,在家里便丟失了解決問題的技巧。人們對待點頭之交或者陌生人往往是彬彬有禮;而對于自己的愛人或孩子卻表現粗暴。因此,心理學家認為,當父母作為家長承擔起責任的時候,就應該為孩子樹立一個較為完美的形象。因為,對于孩子來說,你是一個擁有無限權力的人,甚至比總統的權力還要大。所以,心理學家認為,作為父母有6項品質應該在孩子面前表現出來:
有長遠的眼光,有目標。
有效地表達你作為家長的權威。
把家庭的目光和焦點永遠放在目標上。
考慮他人的需要。
鼓勵、支持進步。
盼望并取得成功。
家庭會議
人們都認為應該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習慣,但卻很少付出努力。有一種方法讓你有機會在孩子面前展現你解決問題的技能,這就是不定期地舉行家庭會議。肘間大約一周左右一次,而且是大家都方便的時候,無論是對父母還是對孩子,大家都感到參加家庭會議是必需。于是,你就給孩子傳遞了這樣一種信息,你嚴肅地承擔了作為家長的義務,忠誠于自己的家長職責并想盡力幫助孩子掌握通向成功的情感和社會技能。
每一次家庭會,時間可長可短,一般以半小時到一小時為宜。內容可以是家庭和家庭成員之中遇到的問題、一個電視或電影節目、某種社會現象、孩子遇到某些困惑等。而目還要掌握幾個嬰點:事先有所準備(確定會議的內容。議題);準時開始和結束;以平等的態度;別人說話時不要打斷;不要批評別人的觀點和感情;讓每一個人都有機會參與并充分發表見解,但不要強迫;對不正確的觀點,一定要充分以理服人。
年幼的孩子走過人生的每一步,都需要幫助、指導和支持。
孩子們喜歡有機會幫助父母解決重要的問題,他們的觀點也應該受到尊重。必須牢記:孩子們能夠通過自己的經歷學會解決問題,為他們創造機會,讓他們自己解決問題,不要總是包辦代替;通過家庭會議,在孩子面前展示你解決問題的技巧,從而在家庭中營造解決問題的氣氛。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