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夢鄉的孩子才能有夢想
來源:網絡 文章作者:匿名 2009-03-03 13:36:37

老師布置學生寫一篇作文,題目叫《我的夢想》。一位學生寫的是自己渴望能夠睡個懶覺,結果老師以立意低下罰這位同學重寫。我沒有進一步了解事情最終的結果,但是這位初一學生渴望睡個懶覺的想法卻讓我久久不能平靜。
為什么會產生看似荒唐的夢想?現在的孩子有夢想嗎?記得小時候,只要有人問你的夢想是什么,每個孩子幾乎都會說將來要成為一名科學家,成為一名作家,成為一位英雄等等,雖然距離現實遠了一點,但對一個孩子來說,什么樣的夢想、理想都不能算是不切實際,今天的異想天開也許就會成為明天的現實,因為未來就是孩子的。孩子是無憂無慮的,天真爛漫的,童言無忌的,睡個懶覺當然是理所當然的,游戲和睡眠是一個健康孩子的最重要的兩件事情。而今天的中小學生如果想睡個懶覺恐怕是一種奢望,成為一種夢想了。校園流行的“起得最早的人是我,睡得最晚的人是我”實在引起我們的思考。誰把孩子當成孩子啦?大概都把孩子當成了無敵金剛吧。
做夢是不是學生的權利暫且不管,記得大學時學過一篇英語課文,說每天一次十到十五分鐘的白日夢不僅讓人精神十足,對心理健康有激發潛能、開闊視野、放松心情的積極作用,更可以讓人變得聰明。在弗洛伊德看來,夢乃愿望的實現。根據這一邏輯,有夢想的孩子總該先有夢鄉吧。可惜現在有的孩子連做夢的時間都沒有了。幾乎所有的睜著眼睛的時間都被老師和家長安排好了,單單應付老師和家長的安排已經應接不暇,孩子還需要自己的思想嗎?還有時間做夢嗎?
大學教授余虹自殺了,留下的是“死了不易,活著更難”。關于自殺的新聞開始是博士,接著是研究生、大學生,再接下來是高三學生、初三學生。最近聽到的幾個自殺的消息,竟然是初中生和小學生。不愿意活著的人越來越多,不愿意活著的人年齡也越來越小。真的對生命沒有留戀嗎?因為有比活著更難的事,還有比不能做夢更難的事情嗎?即使是夜里偷偷地做個夢,也有因為畏懼考試,擔心沒有完成作業而被老師批評,擔心考試成績不理想而被家長打罵在夢中驚悸而醒的,你想孩子是渴望明天還是畏懼明天?是在沒有辦法走過今天,沒有信心迎接明天。
每個人都有做夢的權利吧,孩子尤其如此。因為我相信,有夢想的孩子才會相信明天像夢一樣美好,才會為明天而活著,才會為明天而勤奮學習,努力奮斗。從這個意義上說,給孩子一點做夢的權利,也許并不過分。
給孩子多一點自己的時間,有夢鄉的孩子才會有夢想,才能成為未來的棟梁。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