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指導:家長如何正確運用獎勵?
來源:網絡 文章作者:匿名 2009-03-16 17:37:46

家長經常對孩子進行表揚,如針對孩子的良好行為說“你真行!”、“你真棒!”可以使孩子增加自信心,促進良好行為和習慣的形成。但是常常會有家長說,我對孩子進行了表揚和獎勵,但是孩子還是沒有進步,反到讓我別表揚。這是怎么回事呢?家長如何運用獎勵呢?
按照強化理論,在孩子的正確反應或良好行為之后及時提供獎勵,會增強孩子此類反應或行為在以后發生的概率。那么家長在實施獎勵的過程中應注意哪些問題呢?
1首先,要確立正確的獎勵標準。也就是說以什么作為獎勵孩子的標準?就孩子的學習成績而言,是以孩子的考試分數的高低來獎勵,還是以孩子的努力和進步來獎勵呢?考試分數的高低固然反映著孩子的學習效果,但是每次考試的平均數可能都不一樣,也許這次考試的平均分高一些,下次考試平均分低一些。而且分數相差一兩分也不能很好地說明問題。對孩子的努力和進步進行獎勵才是更公平的、更合理的標準。實施這種獎勵,需要家長將孩子的當前表現與其過去的表現相比較,進而確定其努力或進步的程度。
2獎勵要針對孩子的行為,而不是指向孩子的人品。獎勵時只是針對孩子某一行為的良好效應,即就事論事。所謂對事不對人。
3根據強化理論,獎勵最好在良好行為之后及時進行,而不是事先許諾,從而增強兒童良好行為發生的自覺性。當孩子表現出了好的或者家長所期待的行為,要馬上表揚,及時的表揚和才能更有效,對越小的孩子越應如此。
4表揚要具體,表揚的越具體,孩子越容易明白哪些是好的行為,越容易找準努力的方向。而不能盲目地指向一般反應。例如:孩子作完作業后,把書桌收拾干凈、擺放整齊;家長不妨這樣說:你自己把書收拾這么整齊,我真為你高興。表揚越具體明確,孩子就越容易理解,并且重復這一行為。
5獎勵要注意指導孩子注重自己的學習行為而不是注重與他人作比較,注重解決問題而不是注重競爭。
6要注意獎勵的方式。運用獎勵重要的不是獎勵的數量,而是獎勵的方式。當孩子取得進步時,父母要表示真誠的祝賀。有時不一定非用語言不可,有時父母的一個會心的微笑,一個喜悅的眼神就夠了。對年齡很小的孩子在口頭表揚能同時給他一個吻,一次擁抱或者其他的身體接觸,效果將做好。而大一點的孩子的習慣表揚的方式含蓄一些,可心領神會地向他們眨眼睛,或者豎起大拇指表示自己已經注意到他做的不錯。因此,家長不斷地嘗試,有意留意哪一種表揚的方式對自己的孩子更好,這樣才能獲得最佳的獎勵效果。
總之,家長要正確運用獎勵,才能使獎勵有效,有效果!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