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自己處理與他人的關系
來源:網絡 文章作者:匿名 2009-03-20 16:52:14

允許孩子自己處理與其他人的關系。做父母的責任是幫助孩子培養正確的態度與方式以發展和別人的關系。但絕對不能卷入其中。
咪咪回到家里,對媽媽說:“我恨死派蒂小姐了,她真是一個差勁的不得了的老師!一點也不公平。”“出什么事了?”她總是在全班面前拿我的作業開玩笑,說我的作業不整潔,不干凈,今天,她居然把我寫的作業向全班同學展示,將所有潦草、臟亂的地方向同學們指出來。我真是無地自容。我恨死她了!”媽媽一聽,也非常生氣,忿忿地說:“這種老師,太沒有水平了!我要去找她談一談。她沒有理由這樣對待你。”
媽媽是對的,任何人都不能通過污辱的辦法來教育孩子。但是,媽媽并不應該直接參與到女兒和老師的關系中。媽媽的態度只能是火上加油,可以看出來,在這件事中,咪咪同樣是有自己的責任的,很可能她當時表現出來的不屑一頓的態度,使得老師更加氣憤,做出了不應該做的事情。要想幫助女兒處理好和老師的關系,媽媽不應該直接去和老師進行交涉,那樣做對老師來說是無禮的,對女兒也不尊重。因為這樣做剝奪了她自理其事的機會。
媽媽應該從女兒身上下功夫。她所應該做的是幫助女兒分析為什么她和老師的關系變得這樣糟糕,并且找出一些建議,使得關系有所改善。更重要的是,應該讓咪咪認識到她應當對自己與他人的關系好壞負責任,找了解決辦法,別人的幫助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當然,在這場談話中,媽媽絕對不能表現出對任何一方的贊成和支持,如果她表示老師的態度是可以理解的,會使得女兒更加的憤怒,而完全拒絕聽取媽媽的意見,如果她表示支持女兒,對老師的態度表示憤怒,女兒也不會很好地聽她的改善建議。最好的辦法是表達對女兒憤怒地理解。
在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很遺憾的是,并不是每一個人都很盡善盡美,每個人都有各種各樣的缺點。讓孩子懂得這種現實也是對她的一種現實教育。我們應引導孩子去考慮怎樣通過自己的努力對形勢有所改善。而不是被動地讓環境及他人來適應自己的需要。媽媽可以這樣講:“我可以理解,這件事讓你很不愉快。也許我們可以想一想,怎么樣做,可以讓你自己不再遇見這樣不愉快的局面。”這樣可以把女兒從對老師的憤怒與敵對中引開,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身上,使女兒從這件事中找到積極的動因。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