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學校:向孩子道歉無損尊嚴
來源:網絡 文章作者:匿名 2009-03-25 16:05:06

小明的媽媽發現錢包少了50元錢,就一口咬定是小明拿了。小明說沒拿。媽媽不信,先是“啟發”孩子:“需要錢可以向我要,但不能自己拿!”后來就越說越生氣,警告小明:“不經允許拿媽媽的錢,也算是偷!”小明不服氣,母子倆就吵了起來。這是小明的爸爸回來了,忙解釋說:“錢是我拿的,還沒來得及告訴你呢。”媽媽這才停止了對兒子的逼問,但又補上一句:“小明,你可要記住,花錢要管媽媽要,可不能偷偷地自己拿啊。媽媽的錢可是有數的!”小明覺得受了不能容忍的侮辱,一氣之下,離家出走了!
又是一家。小惠的父親急了,明天就要期中考試了,小惠不在家溫書,上哪兒玩去了?過了會兒,小惠回來了。父親沒等小惠解釋,就數落開了。小惠沒言語,進屋學習去了。過了幾天,隔壁的張叔叔忽然登門向小惠表示謝意。原來那天張叔叔家來了電報,小惠想一定有急事,于是趕緊把電報送到了張叔叔單位。電報上說,張奶奶病危,讓張叔叔速歸。就這樣,張叔叔終于在媽媽臨終前見了老人一面。小惠爸爸一聽才恍然大悟,十分后悔,那天不該如此武斷地批評孩子。晚上,小惠爸爸請小惠坐下,十分誠懇地做了自我批評,向孩子道歉。這事之后,小惠更愛爸爸了。
上面兩個事例,一反一正,給人以啟迪。在家庭生活中,家長說錯了話,辦錯了事,甚至冤枉了孩子,都是難免的,關鍵是發生問題后家長怎樣處理。家長和孩子相處,應該是民主平等的,不能擺家長架子。錯怪了孩子,就主動道歉,而且態度誠懇,不敷衍,不拉客觀。有些家長認為這樣做會有失尊嚴,其實不然,孩子是明理的。父母向孩子認錯,給孩子樹立了有錯必改的榜樣,會使孩子由衷地敬佩父母的見識和修養,從而更加信任父母,使一家人和睦團結,為孩子創造健康成長的良好環境。家長的威信不但不會降低,反而更高了。小惠父親的正確態度就是證明。小明的母親如果也能這樣做,小明肯定會很快就跟媽媽和好,決定不會出走的。
可見,家長做錯了事,肯不肯向孩子道歉,不僅影響著兩代人的情感,也關系著孩子的進步與成長,實在是家長應該學會使用的一種教育手段。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