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不要給孩子貼負面標簽
來源:網絡 文章作者:匿名 2009-03-28 15:28:56

一位家長領著女兒小美來咨詢:小美小學三年級了,新學期剛開學,班級換了一個新班主任。一次學校要開家長會,老師想安排幾個同學把教室布置一下,問誰愿意參加。同學們幾乎都舉起了手,希望被邀請的是自己,唯獨小美沉默不動,老師納悶,就故意邀請小美參加。沒想到教室里立刻炸開了鍋:啊?她?她那么自私,別讓她去了,我去,我去……老師馬上換了一個人,小美眼淚立刻涌了出來。中午回家吃飯,她跟媽媽說,她下午不想去上學了。
經了解,原來,小美剛上一年級的時候,同桌的卷子掉在地上,她沒看到,給弄臟了,老師以為她看見了也不幫助撿,就當著全班同學的面批評她,說她太自私了。從此,班級同學就都認為她自私,有什么活動也不愿意讓她參加,于是,她就越發不愛參加集體活動,也不關心別人,就越成了一個自私的人。
專家分析:
發展心理學的觀點認為,小學一年到三年級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還不會客觀地評價自己,他們對自己的評價是來自權威、父母、老師。這個時候,老師、家長的評價,很容易起到貼標簽的作用,如果被暗示性強的孩子接受,他不但會認同,而且還會按照你說的那個樣子發展下去。
比如家長說:“你真笨!”孩子在父母的口中知道了自己很“笨”,遇到事情當然就不思考了,因為我是個笨孩子。反之,如果家長對孩子說:“你真棒!”孩子就會認為自己真的很棒,于是,就會凡事積極努力,因為自己很棒。
因此,對這個階段的孩子,家長千萬不要隨便給貼負面的標簽,那樣不但會傷害幼小脆弱的心靈,而且會嚴重地影響孩子健康地成長。
解決方法:
老師和家長應學會積極的暗示,當孩子有些偏差行為出現的時候,要先多了解情況。比如對小美,我們當初可以這樣說:“我想,你當時沒幫她撿卷子,一定有你的理由和原因,可以告訴我嗎?”
有位家長做得就非常好,他發現自己的孩子很內向,不愛說話,在人前表現很拘謹的時候,他總是這樣說:他是個開朗的孩子,熟悉了就會發現的。終于有一天,這個孩子和爸爸參加單位聯歡會的時候,在大庭廣眾之下,拿起麥克風又唱又跳,因為孩子接受了積極的暗示,并不斷內化,最后成為表現外在的行為:我是個開朗的孩子。
孩子會在我們積極的評價中獲得自信心,發展出好的行為和品格。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