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思名校:孩子該不該放棄重點初中
來源:網絡 文章作者:匿名 2009-04-10 11:52:03

據某報道稱:某名牌小學畢業生于燕,憑優異的競賽成績免試踏進當地名牌中學的實驗班,然而最近于燕強烈要求轉學,她的理由是總是搞競賽太煩,希望全面發展,過正常的中學生生活。
正如望子成龍是天下父母的愿望一樣,把孩子送入名校也是所有家長的愿望,但這并不是每個孩子的愿望。作為家長,“于燕現象”至少給我帶來以下三點思考。
思考之一:名校是否就是好學校?何謂名校,僅就小學而言,我想至少應該具備以下三個條件:一是在當地享有很高的聲譽,校園基礎建設和教學基礎設施非常發達;二是有雄厚的師資力量;三是有良好的人文環境。
第三個條件尤其重要,可惜一些名校缺乏的恰恰是人文環境,缺乏人文環境的學校,無論它的聲譽多么高(往往體現在升學率上),設施多么完善,師資力量多么雄厚,終歸是“瘸腿學校”,這樣的名校再出名,也算不上好學校。
思考之二:競賽、考試第一還是學習第一?學生的任務是學習,適當的競賽、考試有助于激發學習熱情,但是如果競賽、考試過于頻繁,就會起反作用。一個人尤其是未成年人的精力十分有限,既要參加層出不窮的競賽、考試,又要完成繁重的課程,其壓力可想而知,不偏科是不可能的,德智體全面發展也是不可能的,這不僅是興趣問題,也是精力問題。學習雖然是一件辛苦的事情,但決不是苦役,它應當是一件痛并快樂著的事情。這就必須明確學習與競賽、考試的關系,如果競賽、考試第一學習第二,那就只有痛苦沒有快樂,或者痛苦遠遠大于快樂;反之,則快樂遠遠大于痛苦。當然,這里的學習不僅僅指的是學習狹義的課堂知識,還包括廣義的課外知識。
思考之三:于燕的選擇是否正確?我很贊同于燕的選擇,因為我兒子也有類似的遭遇。由于兒子的小學成績比較突出,升初中后,他被分到了快班。可是分到快班之后,原本活潑開朗的兒子漸漸變得抑郁寡歡起來,成績也有所下降。一個學期結束之后,他提出要回普通班,因為他認為普通班同學相處比較真誠、融洽,而快班的同學比較自私。更讓他郁悶的是,老師經常貶低普通班的學生,以此“提醒”班上同學不要忘記自己的身份,不要和普通班同學一樣“墮落”。班主任甚至禁止他們和普通班同學一起玩,說會被帶壞。我覺得兒子的話有道理,同意了他的要求,結果兒子并沒有因為轉到普通班而變得“普通”,學習成績也沒有因此掉下來,更重要的是,他重新找回了自我。
高處不勝寒,如果你的孩子無法適應名校的“寒冷”,經常出現“感冒、咳嗽、流鼻涕”等癥狀,那么為了他的“健康”著想,最好的辦法就是離開。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