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討論:是不是問題家長寵出問題學生
來源:網絡 文章作者:匿名 2009-04-11 15:57:36

據煙臺晚報報道,為管理一位全校聞名的“年級老大”,老師專門在講臺旁邊給他設了“專座”,效果依然不好。而這名“問題學生”所發生的問題,與母親的溺愛有著直接原因。昨日,一位小學老師給欄目熱線打來電話,認為管教“問題學生”,需要學校、老師、家長三方共同努力。
“寶貝孩”變身“年級老大”
“上課時擾亂課堂程序,放到最后一排更無法無天,在講臺桌旁邊設了個‘專座’也管不住,還敲詐低年級小同學。”近日,某小學李老師為班上的“年級老大”愁壞了,這名學生父母離異后隨母親改嫁。母親對其溺愛異常,繼父經常對其暴力相向,致使其性格扭曲。當老師與家長交流時,這位“年級老大”坐在媽媽懷里,媽媽不停地摸著孩子的頭“寶啊,寶啊”的呼喚著,一邊接受老師的批評。很多教師認為“問題學生”家庭大多是父母對孩子監管不力、家庭的教育功能不足,“或父母忙于工作,親子關系疏離,較少參與、配合學校舉辦的教育活動或父母的管教方式不當,或簡單粗暴,或溺愛過分,或放任自流。”
“實際上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家庭與學校各自承擔著不同的教育任務,需要互相合作。”華僑中學的心理教師任桂華認為,在教育中,學校教育如同對樹冠的培養,家庭教育則是根的培養。“一個不合格的學校教育,可能造成果樹的減產,但不會讓這棵樹死亡;而良好的家庭教育會讓根深,也必定葉茂,這樣的孩子即使受到一些挫折,也會把這些挫折看成是墊腳石,在挫折中進步。而不良的家庭教育傷及的是樹的根,嚴重的不但能使果樹減產,也可以讓果樹死亡。”
“冷暴力”背后是“冷制度”
“勸轉學實是老師的無奈。”一直關注本報《校園冷暴力》系列報道的,不僅有家長,還有許多都是教師。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師說,實際上,形成“冷暴力”的背后是教育“冷制度”。
“膽敢對學生動一根手指頭,則是職業道德問題,是犯罪。一旦家長追究,輕則道歉、通報并寫檢查,重則吃官司賠款并同時下崗。對‘問題學生’,老師只能思想教育,別無他法。單純的思想教育對現在的部分學生已經不起作用。未成年人是受法律保護的,沒有起碼的懲戒,這樣的孩子會變得肆無忌憚。”對于“皮蛋”的教育,的確讓教師們頭疼不已。
“教育主管部門的行政化管理使得教師在繁重的教學之余,不得不為應付各項檢查、評比、評估、比賽和考核而忙碌。在名為素質教育,實際仍然是應試教育的今天,教師的社會角色決定了他們噤若寒蟬,如履薄冰。”這名教師說。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