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交往中損壞東西怎么辦?
來源:網絡 文章作者:匿名 2009-04-14 19:47:52

在孩子之間的交往中,經常會出損壞東西的現象。不管是誰損壞了誰的東西,歸根結底是孩子損壞東西的問題,所以,我們先從孩子損壞東西談起。孩子損壞東西的原因主要有:
1、有的孩子不會使用和保護東西。
2、孩子手部肌肉發育不完善,造成無意損壞。
3、孩子不懂的珍惜,不知節約。
4、孩子做事不夠耐心細致。
5、孩子的好奇心理,驅使其把東西拆開看一看。
知道原因后,家長可以“對癥下藥”。
1、教給孩子使用物品的方法。使其知道東西如何使用;知道哪些東西是容易損壞的;應該在使用中注意什么。如輕拿輕放,不能摔,不要靠近等等。特別容易損壞的,可以盡量少讓孩子使用。
2、通過手指游戲、影子游戲、扣扣子等鍛煉孩子手部肌肉。并提供大小、輕重適合孩子使用的物品。
3、教育孩子懂得珍惜物品,培養節約的習慣。
(1)讓孩子懂得損壞的東西難以復原的道理。如:圖書撕壞了就不能變新;杯子打碎了就不能再使用。
(2)不要給孩子太豐富的物質生活條件,控制孩子使用物品的數量。
(3)孩子損壞東西后,家長不要立刻補足,要讓孩子明白缺少這一東西是很糟糕的事,接受“后果”教育。
(4)損壞東西后,由孩子承擔部分責任,引導孩子用自己的行為彌補過失。
(5)通過文學作品對孩子施以影響,讓孩子從大的方面知道,我們的國家還有許多地方不富裕,還有許多孩子不能上幼兒園;從小的方面知道,懂得節約的孩子是好孩子。
4、培養孩子耐心細致的習慣。可以經常讓孩子做些細致的事,如粘貼圖書、學釘扣子、洗手帕等。
5、如果是因好奇而損壞物品的,家長也許會從下面這個故事里得到啟發:教育家陶行知的一個朋友告訴他:“我的兒子把我珍貴的金表拆了,讓我痛打了一頓”。陶行知說:“也許你打落了‘中國愛迪生’”。家長不妨在日常生活中這樣做:
(1)在不損壞物品的前提下,積極引導孩子的探索行為。
(2)如果東西不能拆的話,家長可以用其他方法,如參觀、講解等方法,讓孩子明白問題的答案,滿足孩子的探索心理。
6、最后提醒家長注意的是:切忌在孩子損壞東西后才大發雷霆。因為孩子在損壞東西后總是很害怕的。家長的嚴辭厲語容易造成孩子逃避過失或產生逆反心理。
無論是孩子損壞了別人的東西,還是別人損壞了自己孩子的東西,家長都應本著寬容和耐心的態度。是孩子損壞了別人東西的,應帶孩子們登門道歉,或讓孩子有所表示,如賠償;是別人損壞了自己孩子東西的,應教給孩子原諒別人,家長也應先向別人伸出友好的手。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