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交流:一句話能培養出一個好孩子來
來源:網絡 文章作者:匿名 2009-06-29 17:55:23

媽媽是這樣認為的,你呢?
換了是你,你會怎么做?
“假如是你,你會怎么做呢?”
不要小看了這簡單的一句話,也許他能影響到一個孩子的一生。
下面的三個觀點,都是從這一句話里延伸出來的。
孩子的發散思維能力可以慢慢培養
善于思考的大腦才是能夠進步的大腦。一般來說,孩子的好奇心是很強的,即便父母不做提示,他也會主動去思考令他感到好奇的事物。但是,這種自主性畢竟是有局限的,因為孩子沒有太多的生活經驗和閱歷體會,他的思考往往很單一,不具有發散性。
做父母的完全可以有意識地為孩子提供思考的線索或者思路,引導他的思維擴散開來。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常常在特定情景下問孩子:“假如是你,你會怎么做?”讓孩子展開想象的翅膀。
舉個例子。你的孩子很喜歡看電視。與其強迫孩子不看電視,惹他不高興,還不如趁著這個機會,就某一個情節,問孩子換了是他,他會怎么做。這個時候,孩子就會把故事當作一個現實的問題來思考,并做出自己的判斷和選擇。在思考的過程中,孩子能在心里經歷現實中不能經歷的體驗,獲得一種認識或者感悟。這個時候,他已不再是單純地在看電視了,而是在以獨特方式培養思維能力。
很可能你隨意的一句“假如是你,你會怎么做”,會讓孩子的腦子里翻騰無數的奇思妙想。
讓孩子學會站在別人的立場上來考慮問題
小孩子犯了錯,往往喜歡把責任往別的孩子身上推,這是一種非常不好的習慣。這么小就不為自己的過錯負責任,長大了還會有責任感嗎?
當然,孩子自己意識不到這一點,他不過是因為害怕挨打挨罵而撒謊,而讓別人代自己受過。對于推卸責任的孩子,父母要幫助孩子認識到他的做法的利害關系。也不必費太多的口舌,你用上這句“假如是你,你會怎樣”就可以了。
這就是一種換位思考,把孩子置于他人的位置,讓他設身處地地考慮別人的處境。當孩子想到自己被人這樣冤枉,甚至“陷害”是多么地氣憤和委屈時,他一定會明白自己的做法是多么得不對,甚至可恥。
孩子從小就學會冷靜分析別人的立場,將來長大了,他思考問題也就不會片面化和偏激了。
鍛煉孩子表達自我的能力
有些小孩子經常不能完整或者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見。是因為他們天生笨拙嗎?還有些人到了中學,成為大孩子了,仍然一說話就緊張,結結巴巴,這也是他們生來愚鈍嗎?
不是的,只不過是鍛煉得少了而已。
你可以發現,那些表達能力差的孩子,要么是從來就沒有向別人陳述意見的念頭;要么就是對自己缺乏足夠信心,有想法卻不敢表達,更愿意附和別人;要么就是過于看重別人對自己的看法,緘口不語;再要么就是心理素質差,人一多就緊張,臨時怯場。
其實,這些都是可以通過平時的鍛煉慢慢克服的。對于平時不愛表達意見的孩子,父母隨時都可以就某件事提問:“媽媽是這么看的,你覺得呢?”提醒他思考,引導他表達。
對于那些缺乏自信的孩子,可以問他:“換了是你,你怎么辦?”不論孩子的表達多么幼稚可笑,父母都要嚴肅對待,千萬不能取笑,都要對他的表達予以評價,有時不妨稱贊一二,給他一些鼓勵。相信他的自信會逐漸培養起來,表達能力也會隨之提高。
一句話的學問,你參透了,真的能培養出一個好孩子來。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