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適度焦慮對孩子有益
來源:網絡 文章作者:匿名 2009-08-10 11:56:46

朱女士和韓女士的孩子都上小學五年級,兩位媽媽在接孩子放學回家的路上聊起來。朱女士說:“眼看就要期末考試了,我的兒子一點都不知道著急。每天的動畫片都少不了,寫完作業不知道復習,甚至考試前應該做的準備都得我替他做。考砸了他也無所謂,你說孩子從小拿什么都不當回事,怎么辦?”韓女士說:“可能男孩子就是稀里糊涂一些,我的女兒對學習太上心了。考試之前,她總是跟我說,媽媽,我要是考不好怎么辦,老師會不會罵死我,我鼓勵她一定能考好,安慰她考不好也沒關系,可還是不行,每次考試結束之后,她要是發現了一個錯題,就懊悔不已。我的女兒心事太重,我不知道為什么會這樣?”“是不是你平時對她要求太嚴?”“沒有。”……
適度焦慮對孩子有益
兩位媽媽聊的話題實際上是關于孩子的焦慮程度問題。正常人的焦慮是預期到某種不愉快情況即將發生時的一種情緒反應,包含著對危險、威脅和需要特別努力但對此又無能為力的預感,是一種復雜的綜合情緒。孩子度過無憂無慮的童年之后,他明白和承擔的壓力與責任也越來越多,焦慮也隨之產生和增多。焦慮雖然是一種不愉快的情緒,可能伴隨著坐立不安、睡眠或者飲食不舒心等消極體驗,但是一定程度的焦慮是人們正常生活所必需的,適度焦慮是自我滿足而停滯不前的預防針,它可以讓人保持一定的心理戒備狀態,促使人去積極應對當前的問題,完成自己的任務。
有兩種異常焦慮狀況。一種是焦慮程度偏高,一種是焦慮程度偏低。焦慮程度偏高的孩子自信水平下降,對未來不可預期的事情進行消極評估(例如韓女士的女兒),當焦慮嚴重、持續且破壞到正常的生活和學習時,就可能是焦慮障礙的前兆,例如有的孩子患有考試焦慮癥或者學習焦慮癥。焦慮程度偏低的孩子自尊水平下降,不愿意或者不能夠預期不良行為導致的后果,對什么事情都不在乎,顯得缺乏責任心(例如朱女士的兒子)。這兩種異常焦慮狀態都讓家長很操心,因為他們都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效率。
焦慮與效率的關系呈倒U型。這就是說,焦慮程度偏高或者焦慮程度偏低,效率都比較低,焦慮程度適中使效率呈現最高水平(如下圖)。例如,孩子接受老師布置的一個演講任務以后,如果孩子過分重視,整天都擔心自己講不好怎么辦,因而不能以平靜的心情做積極的準備,結果演講效果可能不好;如果孩子滿不在乎,不認真做準備,同樣不會有好的效果;如果孩子最初擔心自己的演講水平不高,接著在家里多練習幾次,結果取得好的演講效果。可見,遇到具體問題的時候,幫助孩子從偏高的焦慮程度或者偏低的焦慮程度調整為適度水平,就能發揮焦慮情緒對孩子的積極調節作用,對他的健康成長非常有益。
幫助孩子調整焦慮程度
焦慮程度偏高的孩子需要學習放松。孩子的焦慮程度過高,可能導致坐臥不安,食欲下降,睡眠不深沉,顯得心事重重的樣子,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孩子性格內向,也可能是家長和老師對他的要求比較高,自己擔心不能勝任而焦慮。經驗表明,學習好的孩子焦慮水平比較高。因此,家長要防止孩子的焦慮情緒影響到他的正常生活與學習,當他因情緒緊張而丟三落四,因心情煩躁而坐臥不安,都是焦慮程度偏高的情況,家長要幫助孩子學習放松。像韓女士的女兒就是對自己的學習要求比較高因而容易焦慮的孩子,家長要開導孩子,事情還沒有發生的時候,不能總往壞的方向預想;睡覺之前聽聽音樂,使自己輕松地進入夢鄉;遇到緊張場景的時候,教孩子學習深深地吸一口氣、慢慢地呼出來,以緩解焦慮情緒。另外,平時對孩子的要求應該符合她的實際水平,對孩子所犯的小過錯不要嚴格追究。這些方法都有利于緩解孩子的焦慮情緒。
焦慮程度偏低的孩子需要提高認識。孩子的焦慮程度過低,說明他還不能自覺地認識到完成任務對自己的意義,對成功或失敗的結果缺乏足夠的責任意識,是孩子還不夠成熟的表現。像朱女士的兒子就是很多家長所擔心著急的狀況,孩子是日積月累才出現這種狀況的,所以家長不能等到考試了,發現孩子還滿不在乎的樣子,才去批評教育孩子,應該在日常的生活和學習中逐漸培養孩子面臨任務的適度焦慮情緒。家長要敦促孩子認真對待學校、老師和家庭交代的日常事件,養成良好的責任心。如果出現了問題,家長不要覺得孩子的事情都是小事,馬馬虎虎就應付過去了,應該幫助孩子認真分析原因,想出妥善解決問題的方法;如果孩子要求家長給予配合做一些事情,有的家長只承諾不兌現,這也不利于培養孩子的責任心。另外,孩子社會經驗少,對有些行為可能造成的后果缺乏預見性,形成“無知者無畏”的心態,這也是焦慮程度偏低的表現,家長應該耐心地分析事件的后果,提高孩子的認識水平和重視程度。
焦慮程度適中的孩子需要積極保護。孩子的焦慮程度適中,表現為他對未來事件產生必要的緊張,但是在做準備的時候能夠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行為不亂方寸,這是對孩子有益的焦慮情緒。但孩子的焦慮程度并不總是很穩定,遇到難度不同的事情,或者同時面對很多事情的時候,孩子的焦慮程度可能向高端或者低端發展,這時候,家長要理解孩子,并提供必要的幫助,使孩子在適度的焦慮情緒中有條理地生活和學習,這是對孩子的積極保護與引導。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