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長假 孩子做主?家長做主?
來源:長江日報 文章作者:網絡資源 2009-09-27 10:20:11

今年的“十一”黃金周有8天假期。如何安排好孩子的“十一”長假?昨日,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盡管絕大多數學生都有自己的“想法”,但家長卻普遍不敢放松,擔心孩子在學習上掉隊。“假期的分配、享用,也是一門學問。”昨日,東方紅小學副校長唐玉蘭稱,不妨和孩子多交流,找到適合孩子玩樂、休息和適度學習的節奏,讓孩子學會學習和生活的轉換。“另外,長假期間,可多培養孩子情商。”
學生:假期應讓我做主
昨日,記者隨機采訪了東方紅小學40名學生,70%的學生想自己支配“十一”長假。有的想在假期到科技館看看,有的想到同學家串門,更多的是打算約著同學一起打打球。據了解,對于“十一”長假,學生的想法真不少,想看點課外書、想學習、想幫家里干活,最多的就是想出去放松地玩玩。
“8天長假,約有5天時間可以放松,這一安排也得到媽媽的同意。”六年級學生小陳告訴記者,長假前3天,她會到同學家串串門,另有2天由媽媽帶著到公園里玩,剩下的3天會做一些語文、數學題,做累了再打打羽毛球。
家長:不能全依著孩子
對孩子的想法,家長們有不同意見。一名家長說,他雖然支持兒子“出門看世界”的想法,但也有一些擔心,“自己領著孩子去旅游,別的孩子卻抓緊時間學習、補課,這樣,孩子會不會落在補課孩子后面?”另外,小學要打好基礎,落下一點今后要花更多時間去補。
“不能順著孩子的想法去做,畢竟他們還小,想法還不成熟。”在采訪中,多數家長認為,現在的應試教育這么緊張,競爭這么激烈,稍一松懈就易被別的孩子追上,會影響今后的升學、就業,不如現在就狠抓他們的學習。
據了解,不少家長對于節假日的安排,更多的是成人化的活動(如走親訪友等),或者直接安排孩子上這個或那個課,弱化了孩子的自主休閑能力。
假期多培養孩子情商
上學時沒時間玩,玩成為一種奢望;而放假后,有閑卻不會玩,或者玩得不適度,或者被家長填充了學習任務。在一些孩子眼中,假期反而變成了一種累贅。
“如何安排假期,可聽聽孩子心聲,依每個孩子的不同愛好,選擇不同的度假方式。”昨日,東方紅小學副校長唐玉蘭表示,長假是學習的驛站,孩子玩得盡興了,學習效率更高。因此,假期不妨多培養孩子的生活能力、交往能力等情商素質。
唐玉蘭建議,假期里,家長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鼓勵孩子走出家門,開展社會實踐調查活動。比如,調查小區綠化率、房屋空置率等,以此培養孩子與人“打交道”,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等。
“十一”期間,玩與學如何處理?唐玉蘭副校長認為,“十一”期間,學生最好每天學習30分鐘至1小時左右,以保持學習的持續性。在時間允許的范圍內,多看一些課外書,以補充課本知識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