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議:為讓孩子好好學習,母親給孩子開千元工資
來源:網絡 文章作者:匿名 2009-09-29 09:35:12

某市記者上周為學生周刊寫了一篇新聞評論《搞好學習是我的生財之道》。
《搞好學習是我的生財之道》(節選)
媽媽告訴我,想要得到更多的零花錢,可以干家務賺取。
媽媽給我的工資是:洗碗一次2-3元,視碗的多少而定;擦地每小時5元。漸漸地,我儲蓄罐里的零花錢多起來了,它們都是我的勞動成果。
我的另一條生財之道就是要搞好學習。我家的獎勵措施是:每次語文考90分以上、數學85分以上就可以得到10元的獎勵,這樣一來,我的學習和生活就都有了動力。
體驗:學習打工讓我更有動力了
為體驗“把學習視為打工”的新潮流,牛通社小記者、拱宸橋小學四(1)班柴滔宏和爸爸媽媽簽訂“學習打工”口頭協議。
柴滔宏說,根據他的成績,爸爸媽媽給他制定了“操作細則”:作業速度提高了,獎勵5元,寫字比以前清楚了,獎勵5元,考試成績前進一名,獎勵10元等。
柴滔宏表示:“有了這個動力,我成績進步非常明顯。”
事件:媽媽給孩子開千元工資
同時,本地一論壇里一個有關“學習費”的帖子也引發熱議。
12月15日下午,一名初一女生的媽媽、網友“我亦深藍”發出帖子《為讓孩子好好學習,我給她開千元工資》。該媽媽在帖中介紹,最近和孩子簽署了一份獎懲條例。條例中明確規定“行為文明規范,可得周薪20元”、“周排名進入前10名獎勵10元,前五名獎勵20元;期中、期末排名班級前10名獎勵100元”、“期中和期末排名班級第一名獎勵500元”。
帖子發出后,反對者多于支持者,反對者認為這是“拜金主義”,會讓“孩子變得勢利”。
“我亦深藍”再次發帖介紹,其實發學習費從女兒四年級時就開始了,現在女兒已從“中等成績”變為“名列前茅”,并“爭取保送杭二中”。
校長:“發錢的時候,家長最好面帶微笑”
某校王崧舟校長對此表達了自己的看法,“其實獎勵的方法大家都在用,我也給自己女兒獎勵假期旅行,或者小禮物。從本質上來說,和‘學習費’是一樣的。”
他認為,“學習費”的現象正是如今經濟社會大環境的體現,“學習費”是為了激勵孩子好學、禮貌、健康。它的目的和效果都是好的。整體而言,如果把握得當,“學習費”值得肯定。
王崧舟強調,物質獎勵要配合精神獎勵,別讓孩子感覺是為了錢辦事。“在發錢的時候,家長最好面帶微笑,對于孩子的表現說些鼓勵的話。”
王崧舟還提醒家長,并不是發了錢就好了,還需加強后期理財管理和價值觀的引導。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