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呼聲:孩子作業到底要不要簽字
來源:本站原創 文章作者:匿名 2010-01-23 09:31:43

不少學生家長普遍反映其學校要求家長在孩子完
成作業上檢查后簽字,引發了社會廣泛討論。本報也陸續收到不少教師、家長和其他社會人士的來稿,紛紛對此熱
點事件給予評論。
看法一:
贊成簽字但實權下放孩子
簽字只是一種形式,讓孩子輕松快樂地學習才是家長和老師的共同目標。
記得在讀一年級前,兒子的老師要求家長在作業本上簽字時,我就把這個權利下放給了他。我叮囑孩子,所有的作業還得他自己負責,做完作業自己簽字。
今年發現兒子進入三年級后明顯沒有以前專心,我自己卻不知不覺養成了給他檢查的習慣。直到有一天,兒子得意地說:“媽媽,我得了8個優加星了,再得2個,我就可以到老師那里換禮物了。”看著兒子的得意勁,感覺得給他一盆冷水。于是我就告訴他,那8個優加星,有一半得歸我。但是從那天起我不再檢查,我還象以前一樣只管簽字,檢查工作他得自己做。雖然兒子作業本上的“上”多了,挨老師的批也多了,但我覺得這是孩子應該承受的。如果現在我把孩子遭受小挫折的機會抹殺了,以后卻要孩子承受擇校乃至高考失敗的后果,似乎對孩子太不公平。
看法二:
反對簽字提倡學生自然發展
我認為老師讓家長簽字的出發點當然無可厚非,但對孩子心理的傷害不容小覷。家長畢竟不是教育家,孩子做錯了題目,不是每一個家長都能給予耐心的指導。有些性急的家長會因恨鐵不成鋼而對孩子責罵或者拳腳懲罰。這就給學生帶來了沉重的心理壓力,生怕做錯了招來皮肉之苦。在這種心理狀態下完成作業其效果就可想而知。
家長簽字也影響孩子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作業讓家長簽字極易使學生產生學習的依賴性,有礙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學生可以發現自己學習中的不足,也可以發現教師講授過程中可能的失誤,當然也可以發現更簡便、更合理的解題形式。如果每次作業都讓家長簽字就會使學生對完成作業的目的性產生誤解,把完成作業看成是應付家長簽字的一種“例行公事”。
看法三:
區別看待老師批改家長過目
我不贊成有些家長把孩子送去學校后,就對孩子的教育不聞不問。老師這樣做也是想讓家長參與到對孩子的教育中來。畢竟,父母永遠是孩子的第一老師,不管是品行、身體發育還是學習,父母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學校和老師只是從專業的角度具體地教書育人,要讓孩子良好地發展,還需要家長的積極配合。
但是我覺得,簽字還要看簽什么樣的字,那種連同作業都要家長批改了然后簽字的做法,卻是令人反感的。老師的職業就是教書育人,批改作業是老師份內的工作,完全沒有道理扔給家長,給家長增加額外的負擔,家長也未必能給孩子正確的題解。
我認為,簽字應當是幫助家長掌握孩子的學習情況的手段,所以只該是老師批改后的作業和試卷,拿回來給家長過目簽字,讓家長了解情況,幫助督促孩子訂正,并加強薄弱環節的訓練。這才是合理的簽字,合理的家校配合教育。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