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佩:取消小學外語教育的尷尬
來源:荊楚網 文章作者:楊佩 2010-03-16 14:54:22

摘要:因對“去語文化”的擔憂,全國政協委員朱世增建議小學期間取消外語教育
基于對“去語文化”的擔憂,全國政協委員朱世增建議小學期間取消外語教育。朱世增委員的出發點是為中國的傳統本土文化著想,但筆者認為取消小學外語教育,并不意味著就能完全拯救這種“去語文化”的狀況。
取消小學外語教育在筆者看來是一種尷尬。
我們都以文明古國自居,中國有著5000多年文化積淀。上下五千年不斷地文化傳承是中國文化所獨有的。溫總理在答記者問時,也說過:中華民族5000年的文化,具有強大的震撼力和凝聚力。現在我們需要取消小學外語教育,才能維護我們淵源已久的文化,不覺得尷尬嗎?如此的我們,怎么敢繼續說我們有著豐厚的文化積累?
全國政協常委楊維剛在提案中透露,近年來,在很多中小學舉行的語文考試中,“錯別字識辨”、“漢語拼音認讀”等一些最基礎的知識,得分率常常不足60%。有的孩子甚至連簡單的“的”、“地”、“得”和最基本的標點符號用法都不會。“一篇500多字的周記中就有40多個錯別字,而孩子們和家長卻并不著急,認為先學好英語和數學為重。”(大洋網)
現在的社會,尤其是青少年對中國的傳統文化缺乏了解。人們趕著過西方的情人節,而有著神話色彩的七夕似乎已隨著牛郎織女的鵲橋相會永遠“被”停在了銀河。人們在圣誕的歡樂也似乎多于元旦。而列入國家法定休假日的“清明”,被青少年了解的更少。國家已經注意到了對青少年傳統文化的教育,在傳承中國傳統文化教育方面,我們應該有更多行動。
然而若只能以取消小學外語教育這種方式的活動來實行,實在令民眾傷心,F在已是全球化社會,對外經濟等方面的交流實在不可少。我國在許多方面還需要英語方面的能手,例如對外廣播。中國是強大了,但顯然外國害怕我們這種強大的力量,在國外各種不利于中國的播報存在。只有中國自己有了一個對外真實廣播的平臺,才能在一定程度上轉變中國在世界人民心中的形象。而這種對外的英語水平,從小抓起當然顯得重要和必要。
國外掀起的“國學熱”和國內的“去語文化”對比,不得不引起人們的反思。是什么真正造成“去語文化”?怎樣解決“去語文化”現象?最近有人提倡用毛筆字寫作文可加分,顯然這也是一種不可取的方法。同樣的存在若干弊端又不切實可行,未從根本解決問題。相反,這種“逼迫”的方法,更會引來許多學生對中國教育的反感。
解決“去語文化”,重要的是加強對語文的積淀,從小就培養對中國文學、中國文化的興趣。在他們還不會讀書時,可以以說故事的形式,用簡潔的語言為他們講述,F在父母還能每天堅持睡前給孩子講故事的人有多少?在引導孩子方面,我們的家長是不是應該更下一些功夫,而不是強行將孩子送到補習班。而老師,是不是應該少注意一些分數,而注重對孩子興趣的培養。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遵循人類興趣學習的規律,真正做到興趣教學,我們應該就不會出現取消小學英語教育的尷尬了。
作者:楊佩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