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教育“貴族化”鄉村中小學也現家長陪讀
來源:湖北日報 文章作者:夏永輝 2010-04-07 10:19:46

荊楚網消息(湖北日報)記者夏永輝:在武漢市黃陂、江夏、新洲等遠城區,一些曾以偏遠貧困聞名的鄉鎮,漸漸興起了陪讀之風。農村家長們放下手中的活計,花錢到鎮上租房陪孩子讀書,人們對此議論紛紛。記者近日赴黃陂區姚集鎮進行了調查。
鄉鎮悄現陪讀一條街
昨日傍晚,黃陂區姚集鎮的石三榮做好晚飯后,坐在門口織毛衣,等候讀中學的兒子下課回“家”。
石三榮并非姚集鎮上的人,自家住在十余公里外的樂河村。去年初,她到鎮上租了一間房,專門照顧上初二的兒子樂海威。
在姚集中學附近,像石三榮這樣的“陪讀家長”數以百計。66歲的補鞋師傅韓德詠說,這一條街上,住的都是租房的家長,其中以“陪讀媽媽”居多,她們的日常事務就是幫孩子們漿洗、煮飯。
姚集地處黃陂北部,距離城關40多公里,鄰近紅安、大悟,是昔日的革命老區。坐落著中小學的鐘聲路上,兩旁都建起了成排樓房,貼著白色瓷磚。中午時分,水泥馬路上空空蕩蕩,不時傳來陣陣抹牌的聲音,陪讀家長們三三兩兩聚在一起打麻將消磨時光,也有的坐在路邊樹蔭下打毛衣,拉家常。
姚集小學黨支部書記姚世廉介紹,該校共有610名學生,約20%的學生家長在校外租房陪讀。姚集中學副校長趙長文說,初中生的陪讀比例,比小學更高,因為面臨著中考。
“草根”之愛無人言悔
石三榮說,過來陪讀,主要是因為學校太遠孩子上學不安全,專人照顧他們的飲食起居,也可盯防孩子沉迷于網絡游戲,讓孩子專心學習、健康成長。
一般而言,姚集鎮上陪讀租房每月120-150元,加上水電費、生活費,學生和家長的每月開銷應在1000元左右。雖然陪讀減少了外出打工等收入,但無人言悔。
趙長文介紹,現在農村獨生子女多,隨著經濟條件改善,父母們都希望孩子將來學有所成;由于家長“貼身盯防”能夠協助管教學生,學校一般并不干預陪讀。
10多年前,鐘聲路上陪讀的家長并不多;近幾年來,漸漸形成了風氣。韓德詠說,以后還會更多,因為農村伢少了,學校撤并后,覆蓋面廣了,學生要跑老遠上中小學。
記者來到姚集東部的帽子中學,該校負責招收鎮東8個村的學生。副校長張高發介紹,學生人數已由高峰時的近千人下降到了450人;下半年開學時,該校將改為8個村的聯合小學,原帽子中學與北部李集中學一起并入姚集中學,屆時,鐘聲路上的陪讀家長將會更多。
野性向驕縱轉化
針對農村愈演愈烈的“陪讀風”,一些教師紛紛反映,陪讀生的生活自理能力,遠遠不及住校生,有的讀到初中都沒有洗過衣服;如今,“野性”的農村娃像“驕縱”的城里娃一樣,在大同小異的一種教育模式下越養越嬌氣。
課余時間,正在姚集中學操場上散步的初二學生小張說,下半年就是初三了,雖然也覺得沒必要由父母陪讀,但媽媽堅持要來,他也就“恭敬不如從命”。
記者了解到,姚集中小學都免收住宿費,宿舍都是帶衛生間的公寓樓,并配備了專門管理員。姚世廉說,其實小學三年級以上就可以開始寄宿;寄宿生每月吃飯花不到300元,伙食條件也并不比家里差太遠。
湖北大學教育學院嚴福梅教授認為,陪讀實際上是營造了一種溫室效應,雖然暫時有利于孩子學習應考,但長遠看不利于提高其自立自強素質;人生路上的風風雨雨、酸甜苦辣,應該讓他們自己去闖、去體會并學會應對,“陪讀風”不宜提倡。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