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推薦”受關注 “試點怪圈”需預防
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 文章作者:匿名 2009-11-11 09:26:21

雖然推薦程序、考核標準等具體細節(jié)仍在研究之中,但北大已決定明年自主招生時在北京、上海、浙江、江蘇等地試點實施“校長實名推薦制”。這一消息,立即引發(fā)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意見。
正方:利用校長了解學生這一優(yōu)勢,發(fā)現(xiàn)和選拔優(yōu)秀人才,拓寬高校遴選生源的渠道,這是摒棄“唯分數(shù)論”、打破“一考定終身”、實行“不拘一格取人才”的有益探索,是推進高校招生改革,尊重和滿足高校招生自主權、辦學自主權的創(chuàng)新之舉。實行“校長推薦”后,一個學生是不是優(yōu)秀、值不值得推薦,不在于“會不會考”,而在于“會不會學習”、“會不會生活”、“會不會創(chuàng)新”。顯然,這種方式有利于推進素質教育,抑制應試教育。
反方:“校長推薦”也有“死穴”,這就是校長的職業(yè)水準和道德水平。如果校長不是真“伯樂”,辨不出“千里馬”,抑或校長道德淪喪,把因“才”推薦變成因“財”推薦,結果就令人憂慮。
其實,說到底,人們反對“校長推薦”,不是反對“不拘一格取人才”這種招生選才的方式,而是擔心,這種“推薦”會導致“權力尋租”,滋生新的教育腐敗,形成新的教育不公。
這種擔心不是沒有道理。但更值得擔心的,是“試點怪圈”。
所謂“試點怪圈”,就是由于在制度設計上對可能出現(xiàn)的道德風險預見與防范不夠,試點時社會“聚光燈”高度關注,一舉一動都有監(jiān)督,一切“貓膩”難以得逞,可制度執(zhí)行時間一長、推廣范圍一廣,“暗箱”就可能出現(xiàn),制度就可能走形,群眾的怨言就出現(xiàn)了。因此,若要推進一項改革,似應先行預防“試點怪圈”——在制度設計中多考慮一些人性的缺點和道德的風險,把制度設計得健全一些、牢靠一些。從目前看,搞“校長推薦”的是北大,實行“自主招生”的也都是名校,這些學校不僅名聲好,公眾的關注度也高,在這些地方推行試點,人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很難出現(xiàn)權錢交易和教育腐敗。但當試點推廣到面廣量大的其他學校時,“道德風險如何防范”就不能不是一個值得高度關注的問題了。
改革,不可能沒有不同意見。對不同意見,是完全排斥,認定為“找茬”和“跟自己過不去”,還是理性對待、認真研究,充分吸收其合理成分,這決定著改革推進的進度和深度。目前,“校長推薦”等一些高校招生改革,無不引起廣泛爭議。對這些爭議,應該認真聽取、仔細研究。只有認真而充分考慮各方意見,充分考慮和預防改革可能出現(xiàn)的負面效應并預置解決方案,改革才能順利推進。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shù)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shù)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shù)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shù)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