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手機談戀愛 家長色變(2)
來源:網絡 文章作者:匿名 2009-11-17 15:00:04

聲 音
老師 ?
作弊手機發現傳情短信
“現在中學生早戀現象很普遍,特別是到了初二。”教歷史的賈老師說。某次,她在監考初二年級時,發現一名男生用手機作弊,為了掌握證據,她翻看了男孩的手機短信,除了同學間相互傳答案外,其余都是和異性的肉麻短信,“我想你”、“放學我們一起走,我送你回家。”等等。賈老師說,初一年級的孩子,才從小學升上來,對環境還不熟悉,但到了初二,不僅同學間混熟了,身體也正處于發育高峰期,再加上現在又是信息高速發展的時代,手機、網絡等獲取信息非常方便的特點,讓孩子們很容易對異性產生好感。
對此,賈老師說,在教育方面,只有讓家長和老師雙管齊下,才能讓孩子合理對早戀有一個正確認識。因為稍不注意引導將會適得其反,讓他們出現逆反心理。不同年級的老師們一同討論時,發現一個共同的規律,單親家庭的孩子相對其他孩子來說,思想成熟得早一些,其實他們更需要愛,渴望被人愛、渴望被關注,而更容易產生對異性的好感,特別是男孩,容易產生想要保護女孩的沖動。“發現班上有早戀的苗頭,我一般都是私下找他們談話。”賈老師說,解決問題的關鍵在于,孩子們需要被尊重。
家長 ?
網絡手機猶如洪水猛獸
廖女士說,她和所有的家長一樣關心孩子的成長,雖然目前兒子還沒有什么過分舉動,但孩子所處的環境是多變的,其他同學已經在為孩子“牽線搭橋”了,在這樣的環境下,不免催促他早熟。曾經想過就當做什么都不知道,不要去提醒他,但是任由發展也不行,只有向他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以講道理的方式,讓他知道現在是學習的時光,而不是戀愛的季節。
“對于孩子的成長,網絡、手機的出現和普及,真的猶如洪水猛獸。”家長陳先生無奈地說,由于工作忙,疏于對孩子的管教,才讀初一的兒子經常“煲電話粥”不說,還有一個自己的QQ號,不僅和同學網聊,還約見同齡的女網友見面。
記者了解發現,現在的中小學生擁有自己QQ號的人并不在少數,按時偷菜,在虛擬網絡中結婚買房,已成為一種流行。
聚 焦
學生情侶公共場所曬浪漫
鏡頭一
記者近期乘坐160路公交車,當行經到金牛小區站臺時,上來了兩名還系著紅領巾的男孩女孩,在車上大聲議論,班上誰暗戀誰,誰又喜歡誰,誰又移情別戀。男孩質疑女孩為何要故意錯過才離開的公交車,暗示女孩的行為是在等自己,女孩則毫不掩飾地說,“我喜歡你”。
鏡頭二
11月12日,一名身穿某中學校服的女生,陪著一個男孩去東寺街接種乙肝疫苗。當男孩在接種疫苗時,女孩既幫忙拿書包、拿衣服,又體貼地哄男孩“別怕”,不時還問“疼嗎”,最后兩人手牽手走出診室。
鏡頭三
課余時間在環城西路大觀河邊、學校附近等場所,經常可見舉止親密的中學生,不時還有學生情侶到大觀河邊接吻、曬浪漫。
網絡視點
早戀是制止還是禁止
在百度輸入“中小學生 早戀”這兩個關鍵詞,會彈出無數條相關報道。
其中一條是“為杜絕孩子早戀現象,在最近通過的《黑龍江省未成年人保護條例》里,明確規定父母或者監護人對未成年人的早戀行為要進行批評、教育、制止和矯正。”他們將現如今大家都已見怪不怪的早戀直接納入了法律的禁止范疇,再次掀起了大家對未成年人早戀問題的關注。
大家對此都議論紛紛,認為立法管早戀的行為是多此一舉。心理專家和律師認為,“制止”在法律含義上可以看做是“禁止”,也就是說,父母或監護人不允許子女早戀的發生。但制止早戀不具備操作性,也不可能有一個具體的措施來配合父母或監護人對子女的這種行為。另外,簡單粗暴的“制止”,也不利于對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發展進行正確的引導。
孩子早戀,父母有必要提高警惕,但不能簡單地把異性間的正常交往或是好感和愛慕定位為早戀。對于未成年人,只能是提倡盡量不要早戀,不要影響生活和學業。
論壇鏈接: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