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衡的爭論 專家:把重高名額分給所有初中
來源:網絡 文章作者:匿名 2009-11-19 09:47:31

本周一,北京大學招生辦公室公布了全國39所獲得2010年“中學校長實名推薦”資質的中學及校長名單。有位細心的杭州網友在本地論壇發帖質疑:“從名單上看,江蘇省和浙江省的校長實名推薦名額一樣,都是10人。但江蘇的10個名額分布在10所中學,可見該省有10所中學達到北大標準,而浙江卻僅有3所中學獲得校長實名推薦資質。兩相比較,是否說明浙江教育距離均衡發展尚有距離?”
繼新上任的教育部部長袁貴仁提出要把均衡發展作為義務教育的重點之后,教育均衡發展如今顯然已成為大眾話題。在這兩天杭州舉行的首屆文暉論壇上,其中一件盛事就是全國著名教育專家探討推進教育均衡發展的最佳途徑。
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袁振國在論壇上提出不少辦法。例如,建立健全學校的教師和校長交流制度。“學校的核心是教師,學校的靈魂是校長。同樣的教材,不同的教師上課,效果是不一樣的,再糟糕的教材在優秀的教師手上也可以上得生機盎然。”袁振國說,“所以教師和校長的流動,能讓優質教育資源惠及所有學生,是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好辦法。”
當然,讓優質教育資源惠及所有學生的辦法不止這一個,袁振國建議,將優質高中的招生名額,合理分配到當地每一所初中。他認為,所有初中都能分配到升入優質高中的名額,這對調動所有教師的積極性,調動整個學校的學習氛圍非常有好處。據他介紹,現在全國有很多地方已經做了類似嘗試,有人對這樣的做法感到擔心,但凡是實行過的學校,都發現這些擔心是多余的,沒有帶來想像中的負面因素。各地也在實踐中不斷總結,如何在技術上處理得更好。
別讓一所學校孤立
建立聯盟學校,同樣是教育均衡發展的最佳途徑之一。“有些學校叫教育集團,有些地方叫優質學校和普通學校的手拉手,不管叫什么,總而言之要擴大教育資源,讓先發展的學校幫助后進學校。”袁振國說,“我們要把是否能夠帶動和推動薄弱學校建設,作為考驗所謂名校的重要內容之一。這樣的話,我們的學校就能夠更好更快地發展。”
而在杭州,這個已經成為普遍的現象。以下城區為例,本世紀初,該區由于優質教育資源集中在南部地區,北部城郊結合部和新建小區主要為新建校園或者薄弱校園,擇校之風愈演愈烈。于是該區利用“嫁接辦學”模式,強校帶弱校、新校,使優質教育資源能夠配置到不同區域、不同學校和不同學生。
此外,剛剛在邯鄲召開的全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現場會上,邯鄲也著力地介紹了這種經驗——當地沒有一所學校是孤立的,所有名校都和薄弱學校進行了緊密聯盟,促進了邯鄲教育的整體發展。
要均衡不是不要特色
但袁振國也同時指出,教育均衡發展,并不是不要差異、不要特色。他說:“人和人不一樣,地區和地區不一樣,這個社會需要的人才也是豐富多樣的,我們不能把所有的學校辦成一個模樣。我們怎么使不同的學生在教育的過程中變得更加的不同,適應社會的多樣化要求?這就需要學校在保證每一個人受到公平教育的前提下,能夠有特色地發展。”
例如在杭州下城區,就有一個“琴球書畫”教育聯盟,是四所分別以口琴、羽毛球、書法、繪畫為特色辦學的學校組成的。為了發揮四所學校的辦學特色,除聯盟內的學生能夠跨校接受相關特長培訓外,還在區域內打破學區限制,實現學生按特長跨學區自主選擇入學。
“所以說現在的學校,尤其是義務教育階段的學校,已經呈現出令人欣喜的現象。”袁振國說,“比起義務教育階段的學校,高中千校一面的現象要嚴重得多。作為高中階段,怎么樣能夠多樣化地發展,怎樣能夠特色辦學,這將是我們今后的關注點。”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