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疑校長實名推薦制 何故仍以分數做定奪
來源:網絡 文章作者:匿名 2009-11-23 11:10:29

新聞事件
報道《校長推薦上北大,南開巴蜀都是前兩名》,引起讀者熱議。
北大推出中學校長推薦學生上北大制度本在使一些偏才、怪才能上北大,然而在實際操作中,推薦仍變成一場考試分數的大比拼。重慶南開中學校長感慨,因為受到諸多限制,他不得不采取以分數來作最后定奪。“非不能也,是不敢也”一語,道出了校長推薦制目前的無奈……
當分數還是唯一標桿 校長何敢舉薦偏才怪才
北大教授孫東東:中學校長推薦上來的學生肯定得成績好。成績不好我們能要嗎?成績不好的推薦上來也砸中學自己的牌子。
大渝網友“悠悠眾口”:畢竟偏才、怪才的認定,是個人另類標準,而分數這桿尺,還是大眾無法挑剔的標準,為安全穩妥計,校長首先考慮的當然是自證清白、免得麻煩纏身。
騰訊網友“神王”:第一年是這樣的,肯定都是以分數第一來推薦的,也許幾年過后大家來看就完全變味了。
騰訊網友“水月狼”:如果哪一天,北大和清華不在搶所謂的“狀元”了,那么中國的教育就應該算熬出頭了……
華龍網友“才藝偶像”:實名推薦如果還是比拼分數的“掐尖”游戲,那校長可以洗洗睡了,讓教導處統計一個分數擇優報上去就結了。
網友“情牽兩江”:如果還是高分推手,那這個推薦制就沒有存在意義,走不遠。校長們應該心底無私天地寬,膽子大點,選擇面放開點。
舉國注目輿論壓力下 校長撇清自身成為首選
揚子晚報曹林:在被推薦者必須授受輿論如此苛刻審視的情況下,校長推薦確實很難腐敗。公眾的眼睛左右著校長的手,迫使其必須經得起公眾評價,這只看不見的手,就是真正的標準。
晚報網友:對這個事,要讓時間來驗證其優劣,才出來肯定不好操作。人們普遍擔心的是:在中國,擁有自由裁量權,卻不被監督的話,不亂來才怪!
紅網余人月:這叫做寧穩勿亂。把好事辦好,不給輿論見縫插針的機會。
新浪網友“虛度此生”:沒有別的標準可以作推薦理由,加上得避開輿論鋒芒,明哲保身,當然偏才怪才就難脫穎了。
法律界網友盡管第一年操作成分數比拼,但還是值得肯定,從中可見監督的力量,以及權力對監督的敬畏。這也說明了,無論任何權力,令其透明運作是多么重要。期待此后有新的科學評價標準出來,將其完善。
推薦制要幫素質扎起 不能只是名校競爭招式
新民網木人:一個提升校長身價的東西,實際卻成燙手的山芋。當人們滿懷希望校長 “不拘一格降人才”時,推薦卻變成一場考試分數的大比拼。所謂的校長實名推薦制,就是用一紙誠信協議提前將重點省市的“狀元苗子”收入囊中,在與其他學校的生源競賽中提前“搶跑”罷了。高校真應該想想辦法,多培養些高素質人才,讓文憑能夠堅挺一些?粗鴦e人產品漲價自己的產品貶值進而提高“來料加工費”……這顯然不是教育的出路。
華商報王志安:北大自主招生,讓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在我看來,就是父母讓自己的寶貝兒子吃獨食。原本各學校一起招生,全國各地的考生上場廝殺,比的是實力也有一點點運氣。現在北大卻在大家招生之前,先下鍋撈幾筷子。言下之意,就是不但要把通過考試選拔出來的好學生弄進北大,還要把那些萬一考試沒考好,但也是塊好料的尖子生網羅進來。
河南商報林大手:校長實名推薦應多些偏才怪才。那些學習成績好,分數高的學生,讓他們直接參加高考去,別給那些高考衡量不出來的“歪才”擋路——這,才是推薦制的存在意義。
紅網羅天梁:我建議,對中學推薦上北大的學生不要過分關注,不要,貼上“牛人”標簽,更不要妄下結論,要給他們提供一個寬松的輿論環境,這樣也許更有利于他們日后成才。
論壇鏈接:http://bbs.eduu.com/viewthread.php?tid=248588&extra=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