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綁架”了我們的孩子
來源:中國網 文章作者:范筱 2009-12-21 13:02:28

歲歲年年,年年歲歲,隨著“小升初”時節的來臨,各色人等都動了起來。“小升初”擇校競爭一如既往地被冠以“愈演愈烈”的帽子,有關教育公平的話題也將老生常談下去。那么到底誰干擾了教育公平?這樣的干擾傷害了誰?而我們離教育公平究竟還有多遠?又該如何去跨越這段距離呢?
沒有任何調查、報道顯示,擇校是孩子的主意。在這場堪稱白熱化的競爭中,直接發動的一方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當很多人都在千方百計地希望給孩子找一所好一點的學校時,本應該是主角的孩子們已經成為了被“綁架”的“傀儡”。
愛的繩索
這是一位教師剛剛經歷的事:
這位教師有個朋友,朋友的小孩不愛學習,就找教師幫著開導孩子。教師很專業地敲開了孩子的心扉,小孩告訴教師,他只喜歡學地理、歷史和語文。因為他喜歡旅游,學習地理能夠為旅游搞好規劃,歷史可以幫他讀懂風景的內涵,語文則是提高游記水平的基礎。“函數有什么用?除了升學考試,我在生活中一輩子都不會畫函數的!”
這個孩子曾經是“小升初”擇校中的勝出者,當然一切都是在家長的主導下。家長都認為把孩子擱在名校相當于提前起跑,而孩子卻希望當初沒有那場選擇。
這個案例有這樣兩句“潛臺詞”:擇校首先是家長的意愿,其次才是孩子的意愿,或者說是家長強加給孩子的意愿;教育是因人而異的,“破壞”公平獲取優質教育資源未必就能獲得優質發展。
不畫函數充其量是有一個孩子可能進不了大學,寡淡得只能引起“親者痛”。而2005年7月10日隨著寧夏銀川市一名13歲的女生在家服毒自盡,“吃人的擇校費”轟動全國。女生在留給父母的遺書中有這樣的文字:“你們養了我13年,花了好多好多的錢!我死了就可以幫你們節約10萬元。”“對不起!我辜負了你們!我是個差生!”
服毒自盡的女生早已擺脫了10萬元的重壓,而不想畫函數的孩子還在勉強著自己,這是一個縮影——當進入某所學校不夠格時,重金只是進門時的加分籌碼,最終還是需要學生通過努力來消除差距以求得在群體中的認同;擇校費用作為父母對子女的一種愛的宣示,也順勢成為愛的繩索,千千萬萬的孩子就被栓在那根繩子上。
愛的無奈
從某種意義上講,擇校的家長本就是公平的“破壞者”。做這樣的“破壞者”一方面要破費,另一方面還要求人。站在家長的角度而言,如此這般,是出于一種愛的無奈。
優質資源校需要有分量的“敲門磚”,這導致小學生在課堂之外學習“十八般武藝”,以增加“小升初”時簡歷的厚度和亮度。
這種無奈之舉即便是教師、教育職能部門工作人員也得一絲不茍地去做。作為教育的圈內人,他們也在不遺余力幫助子女練就各種“特長”,這些人更清楚,這是叩開名校之門的最直截了當的方法。他們也更明白,沖刺“小升初”里存在對孩子的拔苗助長,而欲速則不達,高負荷下扼殺了孩子的某些天性,不利于長遠發展。
然而擇校早已演化為一場馬拉松式的戰役,不僅“平時燒高香”,而且還“臨時抱佛腳”。一個孩子承擔著兩個家庭的厚望,但凡有一點經濟能力和社會關系的家長怎能夠看著別人擇校而無動于衷呢?于是,熾烈的擇校熱從大中城市蔓延到了縣城和農村,擇校競爭從高中下移到初中,再層移至小學、幼兒園,擇校費用也逐步攀高。
在擇校熱的燎原大勢中,有的角逐者競爭失利,有的耗費過高,有人驀然驚呼:教育公平哪去了?
愛的施予
在擇校中筋疲力盡的家長把指責的矛頭指向了優質教育資源的提供者:名校和教育行政部門。
名校也在犯愁——面對眾多的“追求者”,繡球該拋給誰?
“小升初”取消了統一考試,不考試還要完成十里挑一、百里挑一的選擇,難道靠抓鬮去猜?于是,每所名校都要組織考試,不過這種考試得“偷偷摸摸”地進行。
這時候,條子和票子也夾雜在考試中滾滾而來。有的條子來頭太大,只能接收,而且“學校有義務為適齡兒童提供教育”,條子的背后也有助推學校發展的資源。條子打開了缺口,票子作為辦學的重要資源也帶著巨大沖擊力進來了。
在招生時節,很多優質資源校的確犯愁,有校長躲到通訊信號覆蓋不到的地方,有校長把是否接收某位特殊學生拿到教代會上裁決。他們就這樣“痛并快樂著”!
作為教育公平的直接維護者,教育行政部門也承擔著巨大的壓力。因為校際差距真實地存在著。
每年的三四月間,一些地方的教育部門陸續出臺“小升初”方案。因為不能再劃一道線(統一考試確定的錄取線)了,只好劃一個圈(免試就近入學)。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很多家長通過遷戶籍、買房產等方式突破這個防線。
這種較量是一場暗戰,人托人、臉托臉,有錢的、有權的、勒緊褲腰帶的形形色色的人都有。而毋庸置疑的是,這成了一場激戰。
這場激戰愈陷愈深。精英父母們不僅自己披掛上陣,還把孩子訓練成斗士,與其他家長和孩子、與教育職能部門構筑的防御工程對壘,以獲得優質教育的入場券。
其實,在修煉各種特長時拜師傅、添裝備的過程中,我們的教育公平就已經在沉淪——因為這一切作為都依賴于家長的資源和取向,我們其實是在面向家長維護教育公平,造成了“主體錯位”。因此,當前教育公平需要明確的第一個要素是“給予誰公平”,明確教育公平的“正主”——張冠李戴給家長設置公平防線將導致更多的孩子遭到愛的“綁架”。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