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墻后的“90后”多為暴力犯罪(2)
來源:深圳晚報 文章作者:高申現 陳善標 2010-03-03 10:56:16

特殊的群體:文化程度較低多為暴力犯罪
在記者對“90后”犯罪現象進行調查時發現,這些原本應該在學校讀書的孩子,僅僅是在深圳市第二看守所內,數量就高達百人之多。而在其中,因涉嫌“故意殺人”罪名的就有11人。
“如果連同深圳的其他看守所一起計算他們的人數,就多得很。”該看守所李所長告訴記者,“90后”孩子的犯罪主要集中在暴力犯罪,比如搶劫、故意傷害、強奸,還有一些參與走私、販賣毒品、偽造貨幣等。
“他們在實施犯罪的時候,絕大多數還都未成年,都是由于種種原因而誤入歧途,很可惜。這個特殊群體的犯罪現象應該引起社會的關注和反思。
該所副所長謝新民則告訴記者,“90后”是一個很特殊的群體,“我們在照顧好他們生活的同時,主要是加強對他們的教育,這是最重要的事情。他們大部分的文化程度很低,尤其缺乏法律意識,很多人在犯罪的時候都不知道是觸犯了法律。到了高墻之內才明白過來。”
他告訴記者,“在法規法律教育的基礎上,根據他們的特點,看守所還安排了文化學習課程,選派文化素質較高的管教民警進行授課。同時,我們每個星期都要求他們學會一首唐詩宋詞,下一步還要他們學習毛澤東詩詞,希望通過學習熏陶促使他們積極向善,提高他們的修養和情操。”
盡管有一些青少年在犯罪后,家里的人對他們已經拋棄了,“不管不問”,這對孩子們的改造和未來非常不利,但我們永遠都不會拋棄他們,積極動員社會力量對他們實行共同幫教。
關注少年犯罪:亟待進行系統立法
對于“90后”犯罪現象,深圳市人大代表、德恒律師事務所深圳分所律師于秀峰說,目前,我國現行刑法有關“少年犯罪”的規定體現的內容涉及到少年的界定,承擔刑事責任年齡的劃分以及對少年犯罪做宏觀處罰的原則。整體立法在制度設計上并沒有充分考慮少年身心發育和發展的特殊性。
“正因為如此,為凈化環境對少年犯進行的保護處分、少年刑事案件采取的特別措施、基于少年前程而對少年犯進行的前科消滅制度以及針對少年犯罪必要的減刑、假釋制度等都沒有在刑法中規范化地得到體現。”
他說,中國有數億的龐大少年群體,作為國家未來的基石,如果他們的境遇不能引起立法者的重視,“我們就會被少年犯罪國際刑事立法的世界潮流所拋棄,面對轉型中的諸多少年犯罪,我們必須清醒地反思。”
受生理發育、心理發育的局限,未成年人在成長周期中,會對社會化過程存在整體認知模糊,這導致了他們對犯罪區別于其他違反社會規范的行為產生混淆。現行刑法為典型的應對成年人犯罪的法典,缺乏對少年犯罪予以特殊保護法理深度的支持,專門適用少年犯罪的特殊規定捉襟見肘,導致刑法在適用過程中無力對少年特殊性予以貼心考慮。
于秀峰說,1995年頒布的《公安機關辦理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案件的規定》、1992年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以及1999年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同現行刑法如出一轍,有關內容過于粗糙,多于指導性表述,司法適用上操作性較差。如果不能針對少年犯罪特點,籠統地依照刑法一般規定進行處理,將會對“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處罰原則在貫徹實施結果上大打折扣。
“因此,完善少年犯罪立法,關愛少年健康成長,乃是全社會共同關注的重要課題。”他說。
“扶正”需全社會:深圳應成青少年的美麗驛站
深圳大學傳播學院副院長王曉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90后”生在中國社會變革如火如荼的時期,長在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的時代,“孔雀東南飛”是他們父輩的生活寫照,網絡所創造的虛擬世界伴隨他們成長。
“但‘90后’的基本社會化是在家庭動蕩、生活區域與環境不斷變化、真實與虛擬世界并存、社會傳統價值觀被摧毀,以‘金錢’為核心的多種價值觀沖突的家庭、社區和社會環境下完成。”她說,學校、家庭、社區、網絡等呈現給青少年的信息往往良莠不齊、互相矛盾,在這種復雜的信息環境中,青少年基本社會化必須學習的社會規范復雜而多樣,如何做合格的社會公民、如何扮演社會角色面臨著諸多挑戰,太多的選擇和壓力使得相當一部分青少年成長異常艱難。
王曉華認為,尤其是青少年過早離開父母的監護,離開熟悉的生活環境,獨自來到陌生的社會環境中生活,要很好規范自己的行為、選擇適合自己發展的道路并不容易。
“深圳這個充滿生機的城市,也同樣布滿陷阱,青少年獨自來到這里,能夠依賴的人際基礎無非是同鄉或者同齡人群體,他們往往缺少生存技能,缺乏社會支持網絡,在生存遇到困難或者威脅時無法及時有效地得到幫助,很容易被社會上一些犯罪團伙威逼利誘,鋌而走險,走上犯罪的道路。”
她認為,“花季的年華還未綻放就誤入歧途,這既是個人的悲劇,更是社會的悲劇。”青少年是社會的新生力量,是社會的未來,他們的成長需要家長的精心呵護,更需要社會各類組織的關心和幫助,使得他們在人生的起步階段能夠平穩從家庭過度到社會。
王曉華指出,深圳是個對青少年充滿魅力的城市,特別需要關心那些來深圳尋夢的青少年群體。政府相關部門、共青團、各級各類社會組織以及用人單位都需要承擔起監護和引領青少年健康成長的責任,深圳應該成為青少年人生的一個美麗驛站,成為青少年離開家庭后一個安全的港灣,在這里健康成長為有一技之長的合格社會公民。
(本文提及青少年犯均為化名)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