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自肺腑的吶喊:救救孩子!
來源:深圳晚報 文章作者: 2010-03-16 13:01:23

深圳晚報前不久推出兩組關于中小學生的報道,一組內容是“少年離家出走,女孩跳樓殞命,應試教育讓孩子付出生命代價”,一組是“黑網吧成為孩子尋覓另一個世界的去處”。前者屬于中小學生的教育問題,后者屬于社會環境對孩子們的影響問題。兩組報道題材并不新鮮,但記者連續追根究源,深度開掘,報道刊出后仍在社會上激起強烈反響。尤其是沉重的學業負擔壓垮孩子的一組系列報道,猶如一把鋒利的手術刀,直切有關中國教育在制度上、方法上、觀念上的痼疾沉疴,讓所有孩子的家長以及所有關注教育、關心青少年成長的人們,感受到了什么叫切膚之痛。綜觀晚報這一系列報道,其探討孩子的健康成長,用心之良苦,期望之殷切,一言以蔽之:教育制度到了非要改革不可的地步。
筆者這里以沉重的心情對第一組報道作一簡單評述。
1月22日A12“社區新聞”版刊發兩篇報道:“少年離家出走 10天里撿垃圾糊口”:“只因考試沒考好 女孩跳樓殞命”。報道說,離家出走撿垃圾糊口的男孩子是因為“作業太多了,不想寫”;而選擇跳樓的初一小女生,只因考試成績不好受到家長責怪,絕望中沒有留下一言半語,可見其死的決絕。“男生出走,女孩跳樓”的報道見報后,一石激起千層浪,立即引發一場言辭激烈碰撞的市民熱議。“人們普遍認為,孩子的做法太偏激、太極端了”,一些市民甚至批評孩子“心理承受力太弱”、“不珍惜生命”。似乎都是孩子的過錯。這是一種何等的悲哀!因此,報道引述市民觀點的同時,保持一種理性的判斷,嚴肅地指出,“透過孩子們錯誤的行為方式,我們無法忽略一種聲音,那是孩子們發出的吶喊和抗議。”(應該是對當今教育制度的血與淚的控訴)。記者更是義憤填膺,“語出肺腑”:“孩子沒了,談何教育!”
翌日,晚報推出連續報道,“匆匆離去的孩子啊,還有什么比生命更美?”“導致悲劇發生的深層原因是什么?”編輯部動員讀者受眾參與討論:“是什么讓孩子們的花季籠罩上陰霾?”報道廣泛集納“各方熱議”:校方指責家長忽略家庭教育;家長指責學校應試教育給學生太大壓力;諸多網友則指責孩子心理素質差,抗壓能力差,家長與孩子溝通不夠,忽略孩子心理健康等等,不一而足。只有個別網友一針見血指出“這是應試教育的后果,讓孩子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孩子的絕望,在于現行的教育制度!
那么,孩子們的真實狀況是什么樣呢?1月25日A2~3“今日看點”版以“孩子不能承受之重”的欄目,報道中小學生沉重負擔:“十多斤書包背上肩,作業寫到深夜11點,假期輔導班一個接一個——深圳孩子學習到底有多苦?”報道列出深圳中小學生面對山一樣重的學業壓力之種種現象,并就“孩子學業太沉重”的話題,開通熱線和郵箱,請讀者公眾發表意見建議,參與討論。
在廣泛聽取讀者意見基礎上,1月26日推出題目為《對教育主體不可偏廢》的“晚報早評”文章。文章對于當今教育制度的種種弊端提出了義正嚴辭批評,強調“孩子們才是真正的是教育主體”必須得到尊重。“教育之未來,系于對主體的認定和尊重……一切想法、方案、政策、法規都應以他們為中心,是提供而非硬塞,是付出而非給予。”這是一篇可以說是向當今教育制度發難、討伐的文章。
接著,1月29日再次推出社區調查:“深圳孩子不堪重負誰之過?”報道追根究源,剖析原因。孩子們說:父母、學校對我們的要求越來越多,我們每天都承受來自各方面的壓力,試問,我們怎么能夠輕松起來;家長們說:升學的殘酷競爭、沉重的學習負擔讓孩子苦不堪言。接二連三發生的血的事件告訴我們,很多學生都處在水深火熱之中,政府一定要救救我們的孩子!老師們說:學業壓力大的根源在于現行的教育制度在作怪。社會對于人才的判斷標準被扭曲,家長對于孩子成才的片面認識,教育行政部門急功近利追求政績等等,各種力量向老師施壓,老師不得不把壓力轉嫁到學生身上去;校長表示:深知目前的教育方法和教育觀念都存在不足,推行素質教育還停留在口頭和理念階段。孩子們用生命向教育制度抗議的行為值得全社會來反思。現在到了必須反思必須改革的時候了。報道以全面、深刻的質疑和思考,對系列報道的初衷給予完滿的回應。
報道從“女孩跳樓殞命”開始,記者“語出肺腑”:“孩子沒了,談何教育!”到“市民熱議”最終歸納出結論性意見,步步展開,層層深入,一環扣一環,直戳痼疾痛處,激起心靈震顫。
孩子被學業逼得出走或者走向絕路,這已不是偶然事件,也并非深圳一地之現象。現行的教育制度,常為人們所詬病。頑疾沉疴似乎為人們所司空見慣,孩子的血淚吶喊控訴,并未真正引起社會的注意,甚至在人們的被扭曲的觀念里成為孩子們的過錯,這一點從報道中可以明顯地感受到。這不能不是中國教育制度的莫大悲哀。深圳晚報報道能夠抓住兩件偶發事件,透過司空見慣的現象,挖掘出振聾發聵的輿論效應,這既是他們關注孩子的未來、中國的未來的一種情之所鐘、心之所到的責任感,也是一家媒體具有過硬的編采基本功的表現,這恐怕是這個系列報道之所以取得成功的關鍵。從報道方式上,他們采取連續追蹤系列報道和調動讀者受眾積極參與的形式,也使報道的輿論效應加倍放大,報道更加深入人心。
郁杉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