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之一孩子存在不同程度睡眠問題
來源:新華網 文章作者:仇逸 2010-03-22 16:09:42

新華網上海3月19日專電(記者仇逸)在“世界睡眠日”來臨之際,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發育行為兒科副主任醫師、中華醫學會兒科分會委員江帆表示,據全國兒童睡眠醫學研究協作組在8個城市的3萬份樣本調查顯示,兒童睡眠障礙癥的總發生率在27%左右,也就是說有四分之一的孩子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睡眠問題。如果發現孩子生長發育明顯落后、情緒低落或急躁、注意力不集中等情況,家長應注意是否孩子的睡眠出現了問題。
江帆在十多年的臨床工作中發現,很多家長因為孩子長得慢、注意力不集中、多動、成績差、肥胖等問題前來看病。然而,發育行為兒科醫師卻發現這一系列問題都與睡眠有關。江帆說,睡眠是每個人正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人的生理需要,是機體復原、整合和鞏固記憶的重要環節。兒童的腦細胞處于不斷發育成熟過程中,兒童體格生長所必需的生長激素只有在睡眠狀態時才能達到高水平分泌。在這一期間內,充足的睡眠是腦細胞能量代謝的重要保證,高質量的睡眠不但有助于體格生長的需要,更有助于兒童的智能發育。
江帆強調,打呼嚕是兒童睡眠障礙中最常見的癥狀,卻也是必須引起家長足夠重視的問題。來自上海兒童醫學中心五官科的手術統計顯示,門診中三分之一左右的兒童因為腺樣體和扁桃體肥大、鼻炎等原因出現打呼嚕癥狀,并需要手術治療。其中最小年齡只有8個月。兒童睡眠時大腦缺少氧氣的供應就影響大腦發育和智力發展,繼而產生了白天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情緒低落或煩躁不安,導致學習成績落后、性格暴躁或抑郁等一系列問題。家長可以帶孩子前往醫院睡眠障礙門診,通過呼吸睡眠監測等手段來明確診斷,給予及時適當的治療。
除了打呼嚕以外,不同年齡階段的嬰幼兒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礙。比如,0至3個月的嬰兒晝夜不分。白天睡覺,晚上大鬧不得入睡,使新爸媽束手無策。2至3個月的嬰兒更易“鬧黃昏”;6個月至2歲前后,則表現為“作困”、驚厥等現象;3至6歲的兒童最常見的是打呼嚕。
江帆表示,研究證實,孕婦的作息確實能對嬰兒產生影響,媽媽在懷孕期就應該養成早睡早起的生活規律。同時,寶寶出生后,家長可以通過對睡眠環境的設置來提高寶寶睡眠的質量。對于“作困”嚴重的孩子,醫生提醒,絕大多數孩子都會出現“作困”現象,這種現象醫學上稱為“睡眠啟動依賴”。培養孩子自我入睡的能力非常重要,不能一“作”就抱。家長可以嘗試采取“消極應對法”,孩子鬧一會就會安靜下來,有助于養成其獨立入睡的習慣。另外,如果孩子半夜醒來,家長也不必過分緊張,一有動靜就抱起來哄,這樣只會讓孩子產生越來越重的依賴性。
醫生還提醒,學齡期兒童睡眠時間不少于8小時。根據個體差異,只要孩子胃口好,精神集中,沒必要規定睡眠時間。一般來說,5周歲后孩子就沒有白天睡覺的需求。要讓孩子養成合理的睡眠作息時間,并遵守這一作息時間表。午休不宜超過45分鐘,否則可能會影響孩子晚上的睡眠。兒童晚上睡覺的時候,臥房內應保持安靜、無燈光以及舒適。兒童的臥房里面最好不要擺放電腦、電視及電話一類可能會影響到睡眠的東西。晚上不要飲用濃茶、咖啡等興奮性飲料。上床睡覺之前兒童要逐漸平靜下來,不要進行劇烈的體育運動、產生情緒波動等。兒童不應將床作為活動的場所,如在床上玩耍、電子游戲等,床只是睡覺的地方。兒童不宜聽著音樂或看著電視入睡。學習日與周末睡眠作息時間相差不應超過1小時。
此外,對于兒童要不要與父母同睡并沒有定論;主要是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各有利弊。西方注重培養孩子的獨立性,獨睡只是其中的一個部分。中國家長不必全套照搬,如果白天仍是傳統的教育方式,而到了晚上卻要求孩子獨立,顯然讓孩子難以接受。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