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而思奧數天天練欄目每日精選一套高等難度的試題,各年級分開,配有詳細答案及試題解析,此類試題立足于杯賽真題、綜合應用和加深各知識點,適合一些志在競賽中奪取佳績的學生。
·本試題由上海學而思奧數專職教師錢旭東老師精選、解析,以保證試題質量。
名師介紹: 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信號與信息處理專業碩士。有很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扎實的數學競賽基礎。在初中獲得上海市東航杯數學競賽二等獎并直升上海市延安中學高中部。在高中曾獲得上海市數學競賽一等獎,有豐富的競賽學習和輔導經驗。
上課充滿激情有很豐富的表現力語言生動、活潑、抑揚頓挫
教學特色: 上課充滿激情,有很豐富的表現力,語言生動、活潑、抑揚頓挫。能夠利用生活中的例子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利用豐富的臉部表情來感染學生、利用洪亮的聲音來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善于引發學生的思考從而幫助他們理清解題的思路,善于教導學生透過現象觀察本質從而培養他們自我思考的習慣,善于自己編寫一些小題目來幫助學生循序漸進地掌握一個知識點。
·每道題的答題時間不應超過15分鐘
·您可以按“點擊下載適合打印版本試卷”獲得word版本試卷進行打印
小學一年級天天練答案:
解答:一樣多
第一次加了半杯水,第二次也加了半杯水,實際上一共加了一杯水。所以當把杯子的牛奶和水都喝完時,一共喝了一杯牛奶和一杯水,牛奶和水一樣多。
【小結】這題小朋友很容易分不清楚,因為出現了:搖勻后"的字眼,混合了之后就亂了。其實搖勻后水和牛奶的量是不會變的。
小學二年級天天練答案:
解答:79歲
還原思想:(10010+6)4+15=79歲
【小結】到了三年級我們會著重學習年齡問題,所以現在二年級的小朋友就要開始多接觸此類題型了。
小學三年級天天練答案:
解答:7
【小結】我們從第一個報數的同學開始,沿順時針方向將這些學生依次編號為1,2,…,19,20,其中第20號學生與第1號學生在圈中相鄰在圈中報數一周后,編號為偶數的學生都退出了,并且第1號學生第二次扔報1,按照題述的規則,在接下來的報數中離開圓圈的將依次是第3,7,11,15,19;5,13;1,17號學生,最后留下的為第9號學生他與首先報數的同學之間隔著9-1-1=7名同學
小學四年級天天練答案:
解答:151頁
從第一頁到第九頁共9個頁碼,從第10頁到第99頁共有180個頁碼,從100頁開始,每頁有3個頁碼,所以本書從100頁開始還有頁,所以本書共有頁,上冊有頁
【小結】頁碼問題屬于數論問題,再解答頁碼問題時要注意分段考慮。
小學五年級天天練答案:
【小結】這道題是完全平方數與數論中整除的知識相結合考察,亮點就是通過a,b的最大公約數把a,b表示出來然后進行化簡。
小學六年級天天練答案:
解答:甲爬蟲爬了300厘米
根據題意,甲爬蟲爬完半圈需要210÷2÷20=5.25分鐘,乙爬蟲爬完半圈需要210÷2÷15=7分鐘。由于甲第一次爬到1、2之間要5.25分鐘,第一次爬到2、3之間要10.5分鐘,乙第一次爬到2、3之間要7分鐘,所以第一次相遇的地點在2號環形跑道的上半圈處。
由于甲第一次爬到2、3之間要10.5分鐘,第二次爬到1、2之間要15.75分鐘,乙第一次爬到1、2之間要14分鐘,所以第二次相遇的地點在2號環形跑道的下半圈處。
當兩只爬蟲都爬了14分鐘時,20×14-210÷2=175(米),210-175=35(米),所以甲在距1、2交點35米處,乙在1、2交點上。35÷(20+15)=1(分鐘),所以第二次相遇時,兩只爬蟲爬了14+1=15分鐘。20×15=300(厘米),所以甲、乙兩爬蟲第二次相遇時,甲爬蟲爬了300厘米。
【小結】本題其實是一道"死算題",即逐一分析每個爬蟲爬每條邊的情況。這里只需要細心,把每個步驟表示清楚,就不難作出答案了。這里需要提醒各位同學,不是每道題都是用巧妙的方法解出的,有的時候競賽題考查的就是細心和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