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校園,有了! 新家園,有了!
來源:深圳晚報 文章作者:劉諍 2010-05-12 10:38:08

兩年前的今天,一場空前的災難讓中國舉國傷慟,5月12日這個日子注定和汶川這個地名聯系在一起,被記入共和國的歷史之中,讓人們永遠銘記和哀悼。
不久前,青海玉樹又遭遇了同樣的災難,地震再次將每個中國人的心緊緊系在了一起。
面對變化多端的自然界,災難往往是突然到來。生命在災難面前顯得脆弱無比。以我們現在的科技水平,準確預測災難依然很難。
但無論面對再大的災難,只要生命還在延續,生活總是要繼續,人不可能永遠生活在追思和哀痛之中。古語說,多難興邦。其中的關鍵不取決于災難本身,而是取決于國家和民族應對災難的態度和決心。而中華民族,從來都不懼和災難抗爭,從來都敢于去戰勝災難。
汶川大地震救援結束以后,災區的重建已經如火如荼地展開。這其中,有中央政府的關懷扶助,有全國人民的無私支援,也有災區人們的自強自立。兩年后的今天,在四川災區,除了某些紀念性的建筑,你已經很難看到災難的影子。
“走進四川災區,最漂亮的是農房,最堅固的是學校,最現代的是醫院”——一名網友這樣形容災后的重建工作。四川省政府在5月8日最新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全省原核定需重建的126.3萬戶農村永久性住房,去年底已全部完成;因余震等因素新增的19.6萬戶重建農房已完工99%。
更為可喜的是,人們并沒有在巨大的天災面前垮下,自強不息的中華民族精神得到了最好的詮釋。痛失親人的傷痛可能無法在短短兩年時間內被抹去,但災區的人們確確實實已經開始以一種積極樂觀的心態迎接新的生活。一項調查顯示,地震后四川災區民眾的PTSD(創傷后應急障礙)患病率大致為2%~4%,遠低于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自然災害或重大突發事件后15%左右的患病率。
發生在汶川的地震奪去太多的生命,毀掉人們的家園,但并沒有摧毀掉人們的意志。正因為如此,在短短的兩年之后,全體災區民眾,全體中國人民一起見證了一個奇跡的發生。
在玉樹地震災區的校園里,胡錦濤總書記拿起粉筆,在黑板上一筆一畫用力寫下:“新校園,會有的!新家園,會有的!”
相信很多人還對這一幕歷歷在目。如今,汶川地震災區已經有了新校舍,有了新家園。現在的汶川,不正是將來的玉樹嗎?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