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而思奧數天天練欄目每日精選一套高等難度的試題,各年級分開,配有詳細答案及試題解析,此類試題立足于杯賽真題、綜合應用和加深各知識點,適合一些志在競賽中奪取佳績的學生。
·本試題由廣州學而思奧數專職教師柯芳芳老師精選、解析,以保證試題質量。

名師介紹: 華南理工大學數學系碩士,學而思專職教師。從小熱愛數學,小學時代曾獲全國奧數競賽三等獎,擁有扎實的數學基本功,數學輔導經驗豐富。教學特色: 1、寓教于樂,了解學生興趣之物并引用在教學上,使學生能夠快樂學奧數;2、講解題目聯系生活實際,引導孩子積極思考,注重學生的思考能力的培養3、上課語言生動活潑,講解思路清晰,著重總結,舉一反三,觸類旁通。4、注重與學生的溝通,了解學生不足,并加以改進。
·每道題的答題時間不應超過15分鐘
·您可以按“下載適合打印版本試卷”獲得word版本試卷進行打印
一年級答案:
解答:現在一共有12個同學
二年級答案:
解答:逆推.從最后結果8開始:
不除以8時,應是8×8=64;
不減去8時,應是64+8=72;
不乘以8時,應是72÷8=9;
不加上8時,應是9-8=1;
所以,可知此數為1.
三年級答案:
解答:方法有多種,首先確定用8分鐘和6分鐘的那兩頭牛過河時一定可以同時安排用2分鐘和4分鐘過河的牛;至少需要10分鐘四頭牛都能趕過河。方法不唯一: 可以先把用2和4分鐘的牛趕下河,2分鐘后再趕下用8分鐘的牛下河,又2分鐘后趕下用6分鐘的牛,6分鐘后同時上岸。所需時間是2+2+6=10(分鐘)。也可以用4+4+2=10的方案,先趕下用4、8分鐘的牛下河,4分鐘后趕下用6分鐘的牛下河,又4分鐘后,趕下最后一頭牛,2分鐘后同時上岸。
求用最少時間的問題,一般先考慮在做哪件事情的時候可以同時做另外一件事情,然后排出一種方案,再考慮是否有用時更少的方案,最后檢驗得出結果。
四年級答案:
解答:方法1:要求和,我們可以先把這50個數算出來.
100個連續自然數構成等差數列,且和為8450,則:
首項+末項=8450×2÷100=169,又因為末項比首項大99,所以,首項=(169-99)÷2=35.因此,剩下的50個數為:36,38,40,42,44,46…134.這些數構成等差數列,和為(36+134)×50÷2=4250.
方法2:我們考慮這100個自然數分成的兩個數列,這兩個數列有相同的公差,相同的項數,且剩下的數組成的數列比取走的數組成的數列的相應項總大1,因此,剩下的數的總和比取走的數的總和大50,又因為它們相加的和為8450.所以,剩下的數的總和為(8450+50)÷2=4250.
五年級答案:
解答:
2010=2×33×37. 三個數相乘,當積一定時,三個數最為接近的時候和最小。所以這3 個數為6,9,37。6+9+37=52。所以這個長方體的長、寬、高的和最小為52。
整數問題通常都和分解質因數相結合。
六年級答案:
解答:方法一:設原來東西兩院一共養雞x只,那么西院養雞(x-40)只.
依題意:.(x-40)×(1-1/4-1/3)+40=1/2x,
解x=280.
即原來東、西兩院一共養雞280只.
方法二:50%即1/2,東、西兩院剩下的雞等于東院的1/2加上西院的1/2,即20+1/2西院原養雞數.
有東院剩下40只雞,西院剩下原1-1/4-1/3=5-12的雞.
所以有西院原養雞(40—20)÷(1/2-5/12) =240只,即原來東、西兩院一共養雞40+240=280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