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奧數回到奧數,別讓奧數中了商業(yè)化的毒
來源:中國教育報 文章作者:楊詠梅 2004-06-19 14:25:00
讓奧數回到奧數,別讓奧數中了商業(yè)化的毒
|
|
在北京中關村以老教授教小孩聞名的奧數老師劉治平,退休前是北京科技大學物理系的副教授。十幾年來,劉老師編寫華羅庚數學課本,進行數理超常啟蒙教育的研究,教小學生學數學,樂此不疲。在接受本報記者關于奧數熱的采訪時,劉老師充分肯定了奧數的積極作用,但對目前過分的奧數熱表示擔憂。出于對數學的熱愛,劉老師熱切呼吁――
問:您怎么看待奧數的性質?
答:相對于學校義務教育的常規(guī)數學而言,奧數是一種競賽數學,在常規(guī)數學基礎上的加深和加寬,教學對象是那些學有余力,或者在數學上有悟性的孩子。按照多元化智能的觀點,每個孩子的智能優(yōu)勢各有不同,有的孩子數理素質強,需要增加,學習奧數對他的發(fā)展有好處,也符合中國傳統的“因材施教”理念。
問:從一年級開始學奧數是不是一種不正常的低齡化現象?
答:不見得。對超常兒童的啟蒙教育,很多國家在搞,美國叫天才教育,臺灣叫資優(yōu)教育,日本叫英才教育。前蘇聯更早。有的國家還立了法,從經費上給予專門的支持。美國就有多種不同形式的競賽,一年中有許多次考試機會,不需經過特殊培訓,獲獎者有時還能得到總統頒獎的榮譽。好多大教育家都很重視早期教育的意義。數學的早期教育也是國際公認的,前國際數學教育學會主席弗賴登塔爾就多次強調過,十二、三歲再學幾何,已經非常晚了。學習固然應該在孩子生理、心理成熟時開展,但也有以教學促發(fā)展的教育規(guī)律,不能說孩子到時候就什么都會了。一年級識數以前就可以學兒童幾何,但方法要對。
我認為奧數可以從一年級開始學,關鍵是老師要教得好,要研究業(yè)務,要知道奧數的指導思想和訓練方法。一定要注意啟發(fā)孩子的興趣,讓孩子愛學,學得高興,這樣孩子愿學了,不用家長逼,自己就會催著家長來。課堂要輕松,別怕“亂”,不要制止孩子說話、搶答,允許孩子表現出來,關鍵看他是否思考了,是否動腦子了,是否體會到成功的高興了。
對低齡的小孩,絕對不要講大道理、不要用物質刺激、不要強迫打罵。如果說學才藝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強迫,嚴師出高徒,但學數學、作文、英語就需要靈感,絕不能責罵,一罵孩子的腦子就呆滯了。
問:既指望學奧數對孩子升學擇校起作用,又不能加重孩子的負擔,家長該怎么辦?
答:奧數對升學的影響的確是現實情況,但奧數不是唯一的負擔,有的競賽、考試還定級呢,對家長更有刺激作用。奧數沒有等級考試,而且教學大綱里也有開展課外活動,培養(yǎng)學生特長一條。孩子學什么、能否堅持下來,選擇權、決定權在家長。關鍵是家長要掌握培養(yǎng)孩子的戰(zhàn)略目標,用多元化智能的評價體系考慮孩子的興趣、特長與不足,絕對不能報過多的班,不能同時報好幾個班,鋼琴、游泳、畫畫、舞蹈、奧數……什么都不愿落下。愛因斯坦曾說過,學得過多,必然會流于膚淺。占用了孩子休息娛樂的時間,也學不好。對家長來說,什么都不讓孩子學,是懶惰;什么都讓孩子學,是盲從,都不可取。
問:在您看來,奧數熱的根源是什么?
答:奧數過熱、過濫,的確令人擔憂,主要原因有三:
一是不少舉辦者更多考慮的是經濟收入,對孩子、家長、社會負責考慮得少了一點,辦學質量良莠不齊,很難監(jiān)督、審查、考核,有關部門應該建立動態(tài)的評價機制,加強管理。
二是有的家長出于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tài),對孩子的成長缺乏戰(zhàn)略考慮。建議家長對孩子要有足夠了解,從孩子的興趣出發(fā),進行謹慎的選擇。
三是優(yōu)質教育資源的缺乏,為了上一所好學校,家長也有很多無奈。政府應加大教育投入,縮短優(yōu)勢學校和薄弱學校之間的距離,這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但這需要一個過程。
不過,換個角度看問題,美國有一萬多數學家,而我國才有幾千人,21世紀,數學在生活和國家發(fā)展中的分量越來越重,我們要從數學大國變成數學強國,就跟乒乓球帶動全民健身似的,總得要有廣大的基礎,也可以說奧數現在還不夠熱,F實總是混沌的,規(guī)律往往要過后才能總結出來,何必從主觀上批評奧數熱,而不深入探討其內在根據呢?給奧數熱下結論,現在還為時過早,應認真調研,正確引導,讓奧數真正發(fā)揮作用。(采訪者:本報記者 楊詠梅 實習生 孫欣)
《中國教育報》2004年2月18日第3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