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角1:]丘成桐:“奧數”培養不出大數學家
來源:新華社 文章作者:李江濤 2005-03-30 09:41:39

奧林匹克數學競賽,一個不知令多少學生和家長興奮不已的比賽。只要能在“奧數”全國比賽中取得名次,就可以免試進入北大、清華這樣的一流學府深造。面對“奧數”帶來的熱潮,很少有人發出疑問:究竟它能給中國數學的發展帶來什么?
世界著名華人數學家丘成桐,日前應清華大學的邀請來京。他談起“奧數”時說,“奧數”培養不出大數學家。他不贊成中國以“奧數”的形式培養學生。
生于1949年的丘成桐畢業于香港中文大學數學系,22歲就獲得博士學位,34歲時榮獲被稱為世界數學領域諾貝爾獎的菲爾茲獎,至今他仍是華人中惟一的獲獎者。
在美國任教多年的丘成桐說,“奧數”對于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的確有一定的好處,美國也有一些學生參加“奧數”比賽,他鄰居的兒子就在“奧數”班上學得很好。但他們都是利用業余時間去學的,通常是寒暑假的一兩個月,平時還是正常上學。
他說,中國培養數學人才的方法局限性很大,“奧數”更是如此,就像培養奧林匹克運動會的選手一樣,只讓他學習數學方面的知識,其他方面的知識很少學習。真正好的數學家對于數學以外的其他學科都有很全面的了解。“奧數”不考微積分,于是許多學生就不去學微積分。但微積分是現代數學的基礎,不學好微積分怎么會成為好的數學家呢?
“知識面窄對于學生一生的成長和發展都不利,有的人因此毀了前途。”丘成桐說,他曾帶過一個博士后,這個人12歲就考上大學,20歲就拿到博士學位,但不到2年后就發瘋了,后來又想自殺。原因就是他沒有一個朋友,從小就很少交往,十分孤獨,知識面狹窄。這雖然是個例,但“奧數”只在一個科目上訓練學生,大量培養遠離群體的孩子,也是很可怕的。
作為一代數學大師陳省身的學生,丘成桐回憶起老師與“奧數”的一段往事。那時陳省身教授還在南開大學任教,有一些孩子手拿著“奧數”的題目來請教他,陳省身看了看說:“不會做。”
講完這段小故事,丘成桐說,出“奧數”題目的很少是一流的數學家,而且這些題目出得很偏。對于學生來說,解決非一流數學家出的問題,沒什么特別了不起的。更嚴重的是,學生們習慣于解決別人出的問題,而不是自己發現的問題,他們以后不會有很強的創新能力。
作為美國哈佛大學教授,丘成桐近年來帶了許多從中國考去的學生,他們中許多人就曾是“奧數”金牌得主。就是這些被中國教育界視為數學天才的學生,幾乎沒有一個合乎丘教授的要求,全部需經重新訓練后才能開始數學研究。
丘成桐認為,中國國內的媒體前些年熱炒“奧數”,加劇了家長和學生對它的追捧。著名高校的免試錄取進一步加大了它的吸引力。其實,學生會做一些稍難些的題目,并沒有多么了不起。但社會的熱捧使那些“奧數”冠軍們自以為很了不起,很成功,不再刻苦學習了,他們將“奧數”當成了學習數學的目標。他說:“做這些小題目,怎么能出大數學家呢?”
丘教授說,中國要出大數學家,就要有真正對數學有興趣的學生和老師,還要有鼓勵自由創新、發展的體制,培養學生對自己的判斷能力、對學術的欣賞能力、對老師的批評能力等。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