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給“擇校熱”降降溫
來源:北京娛樂信報 2005-08-16 18:15:12

梅雨時節一到,天氣一天天的熱起來,好像與時俱“熱”的還有社會上的擇校熱。這在報紙上炒作得很厲害。現在稍微有名氣的初中、小學門庭若市,甚至影響了校長、教師的工作,一些名校只好安排專人接洽、咨詢。許多家長想千方百計,吃千辛萬苦,花千金萬元為孩子上名牌初中、小學,令人既感動,又辛酸。
今年,中央對中小學擇校從嚴管理,義務教育階段要擇校只能去民辦學校(這些學校的前身或者目前辦學主體大都就是升學率較高、社會聲譽卓著的公辦學校)。
就聊聊咱們城內所謂的幾所“名校”吧!這些名校在于它對當前教育資源的較多占有,資源包括學生、教師(包括校長)、設施設備、地理區域、辦學歷史傳統。當然小學、中學略有不同,筆者認為小學名校的首要資源是教師,中學名校首要資源是學生。就拿眾說紛紜的某民辦初中入學能力測試來說,本來小學畢業生有市里的調研考試成績,有畢業考試成績,有各類競賽證書,這些民辦學校要挑選優秀學生已經夠從容的了,為什么還要搞入學篩選呢?無非想好中選優,挑到最優秀的學生,保證3年后的中考成績比別的學校好,來維持學校的名聲,有人說他們“牛”,我看“牛”是假的,“虛”是真的。他們轉變后進生、點鐵成金的底氣不足!
我覺得作為消費者的家長,撇開經濟問題不談,也要慎重對待擇校。首先家庭到學校的路途不宜太遠。不能把孩子學習時間犧牲在路上,增加不安全因素。從這一點來說,上小學意義一般不宜擇校。第二,孩子小學畢業時的現狀至關重要,如果是智力正常的中等生,到名校后必然很難進入“第一方陣”,稍不小心就會被老師、同學“邊緣化”,陷入尷尬的境地。倒不如進入周邊初中做中等偏上甚至尖子學生,那里的老師對尖子自然傾心授課,往往能讓孩子進入“天天向上”的處境;如果孩子小學畢業就是后進生,家長千萬要掂量實力,最好進普通學校,找一個負責任的班主任,與班主任多溝通,共同幫助孩子健康成長。這方面,教訓深刻例子多了。我的一位朋友孩子3年前小學畢業,成績中等,家長花大氣力把兒子弄進名牌初中,結果中考前孩子在班級排名還不如入學時,居31名,現在估計只能上到3星級高中的擇校段,朋友嘆了口氣,高中要掏幾萬了。他苦笑著告訴我鄰居同齡孩子,成績還不如兒子,因經濟原因初中就近入學,進校成績中上,一路過關斬將,居然在班上遙遙領先,沖刺鎮中頗有實力。第三,孩子對待擇校問題的情緒非常重要。家長如果擇校失敗,是不是讓孩子破罐子破摔呢?家長一定要讓孩子明白學習是靠自己的。之前要做“兩手準備”,給孩子灌輸不進名校照樣成材的觀念。況且名校學生家境比較殷實。如果不加以引導,反而會助長孩子們的相互攀比的貴族習氣(不比學習,比吃比穿比闊氣)。第四,不妨在親友中找幾個已經在名校初中畢業的學生,了解他們的成績、表現,綜合分析是否“物有所值”,對3年前的“高額消費”無怨無悔?
現在還有一些糊涂家長,賺了一點血汗錢,自己舍不得用,出幾萬元把孩子送到外地名校去借讀,去當“掛單學生”――寄名旁聽,結果錢花了,孩子的成績沒上去(大多如此),還弄了個自卑心理(不是唬人的),你想想,你是借讀的,不歧視你就不錯了,還能為你作多大奉獻嗎?幾年后還要回來考高中,到時候還要復習對路。盡管許多家長后來后悔莫及,但仍有家長懷里揣著錢,手里拉著孩子義無反顧、勇敢而盲目地沖上前去,令人嘆息!
冷靜想想,名校之熱,都是家長們和社會上炒作出來,況且有些玩意兒是虛有其表的。如果我們都不去迎合,孩子們成長的環境會寬松得多!
對家庭來說:孩子只有一個,教育事關終身。學校有1%的不合格率,反映到家庭就是100%的不合格。
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這不是口號,對學校、對家庭、對接班人非常重要。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