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成為“第一消費”是喜是憂?
來源:現代教育報 2005-10-10 11:30:57

從上世紀70年代的手表、縫紉機、自行車,到80年代的彩電、冰箱、洗衣機,作為中國人消費水平標志的“三大件”內容一直在不斷翻新。不久前,據新華社報道,最近5年來,中國居民在經歷完家電產品全面進入家庭的萬元級消費后,正進入到一個以教育、購房、買車為主要內容的新“三大件”消費時期。
“三大件
”的消費檔次不斷翻新,表明了中國人均GDP的提高,反映了人們生活質量正在不斷提高。然而,在新的“三大件”中,教育拔得頭籌卻令人擔憂。
首先,從經濟學的角度分析,消費有主動消費和被動消費之分。顯然,目前中國百姓的教育消費更多的是一種被動的、不得已的消費。教育之所以能夠成為“消費大件”,很大程度上是教育的亂收費、擇校費以及高昂的大學學費所致。教育已成為很多工薪家庭巨大的負擔。很多家庭為了子女的上學,不得不勒緊腰帶,砸鍋賣鐵,在農村地區甚至“因教致貧”、“因教返貧”。這種被動的消費,顯然難以讓人們感到欣喜。
其次,從教育學的角度分析,教育是否應該成為“消費大件”值得商榷。教育本身不同于一般的商品,教育事業應該是一種有益于社會的公益事業。而現在,教育成為“第一消費”。一個孩子從上小學一直到大學畢業,家長要投入十幾萬甚至是幾十萬元,而且,很多消費是用于應由政府承擔的、理當免費的義務教育。義務教育的真正免費,以及優質教育資源不斷增加是降低家庭教育消費的關鍵,真正的教育,理應成為百姓消費的“小件”而非現在的“大件”。
第三,從消費的對象來看,中國目前的教育消費更多的是用于對子女的教育投入,而并非用于自身的“充電”!叭蠹毕M層次的提高,并不能反映人們對于教育重視程度的加深。因為,只有當人們真正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肯將自己的一部分積蓄用于自身素質的提高,用于自我的終身學習,才能說是一種真正的教育消費,也只有這種消費才能有利于中國經濟的不斷騰飛,有助于中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