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5月13日小升初,證書最吃香
來源:千龍新聞網 2006-05-16 23:47:41

導語:從教育部到市教委,小升初就四個字,“就近免試”,政策很明確,可為啥執行起來就變了味道。原因也很簡單,學校想挑個好學生,家長想讓孩子上好學校,可好學校就這么多,政府號召就近免試,可趕上家門口是個次學校,憑什么我家的娃就這么倒霉。為了上個好學校,不僅得舍近求遠,還得花大把的錢和功夫,讓孩子考各種證,因為好學校都得看證收人。
正文:厚厚的足有30多頁,里面不僅有每個學年的成績以及老師評語,還有各種獲獎證書,這么煞有介事的簡歷,居然是學生家長專為小升初準備的,其中,各種各樣的證書加起來超過了20個。
家長:今年教委說不允許考試,如果說綜合素質來講,只能通過學了什么東西,得了什么證書、獎項來體現孩子的綜合素質。
北京市政協委員 王晉堂:教委規定不能拿這些證書說事,可又讓招特長生,怎么證明人家是特長生,只能看證書,就是矛盾的。
正文:說白了,簡歷還只是包裝的一種形式,那些獲獎的證書、各種等級證才是真正的硬通貨,因為它可以實實在在的得到學校的加分。奧數、公共英語、鋼琴、國際象棋等各式各樣的證書,沒點一招鮮,憑什么得到重點學校的青睞。記者調查了北京44所掛牌示范高中,這些“優質校”里有8所已經在其學校網站上公布了今年“小升初”的招生計劃,其中7所學校把三好學生、公共英語等級等各種“證書”當做報名資格的條件。
家長:有加分呀,三帆就有,四中也有,比如說,市三好加20分,公一過了加幾分,都加分,咨詢會的時候,學校都會要求把這些證書盡量地附在后面,好打分用。
北京市政協委員 王晉堂:義務教育就是最基礎最大眾的,它不負有培養文藝、科技人才的責任。
正文:掐著指頭算算,北京市,所謂好學校的比例僅為12%左右,而且由于粥少僧多,往往是一大撥人全奔著重點校走,以至于比例嚴重失衡,拿某實驗中學來說,今年初中部只錄取120名學生,可報名的孩子超過8000名,這個競爭比高考還狠。所以說來說去,不怪學校牛,也不怪家長狠心,只能怪教育資源不均衡。
北京市政協委員 王晉堂:我住安貞,吃頓麥當勞,就沒必要往前門跑,因為它標準都是一樣的。 現在這學校不一樣,應該學學麥當勞,什么是均衡,麥當勞就是榜樣。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