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建議教育部緊急叫停特長生制度
來源:紅網 2006-05-25 08:47:08

小學升初中,沒有升學考試了,按說,小學生的學業負擔可以減輕了,事實卻未必如此。走進雙休日的早餐店,會遇到不少抱著提琴、背著畫夾的孩子,在家長的帶領下用餐,他們是為“特長生”而拼搏的苦命的孩子。在一個寫作輔導班里,我就見過兩個孩子,一個背著提琴,一個捧著薩克斯管,一問才知,他們七點鐘在培訓班訓練了一個小時,再來趕八點半的作文輔導。小小年紀,為什么活得那么累?因為現在小學升初中和初中升高中時,開始看好“特長生”。據說,這是出于素質教育的需要,是減輕學業負擔的高招。
于是,在今年北京的小升初中,連連看到這樣的新聞:
――《小升初特長生專項測試標準被指“含糊”》,弄得家長不得不攜子四處“撞大運”。一所重點小學的學生,連續3年三好,但區重點的中學都沒有得到錄取的消息,最后還是要考,家長叫苦不迭(5月22日《新京報》)。
――《北京今年小升初,半數家長選擇擇校》,大標題是《后悔拿證少》,教委禁止文化課考試,學校只能從證書上判斷學生的優劣。一個家長竟然拿來孩子40多份獲獎證書,有位家長雖然也拿著幾份孩子獲得的書法、英語比賽的證書,但和其他家長厚得釘書器都釘不動的材料相比,心里沒底,“一看人家手里一把證書,我都沒敢交材料。”(5月22日《競報》)
――《北京小升初特長生今統一測試,家長學生直喊累》, 許多初中學校的門口都出現了“送子趕考”的“動人場景”。記者聽的最多的話是:“一天下來,東奔西走,跟趕場似的,真是累呀1(5月22日《北京晚報》)
文化考試的擔子沒減,又添了特長考試的擔子。要有證書,就得送培訓班,就得考級;錄取時又憑著證書,優勝劣汰。完全拿應試考試的方式,催育特長生;完全像使用應試考試的結果一樣,應用特長考證的結果。更荒唐的是,竟然把這叫做“素質教育”,說成是為了減輕學生負擔。
中國需要那么多的特長生嗎?小學生、初中生經得起這樣的特長生摧殘嗎?教育部叫停這個、叫停那個,為什么不叫停這個愈演愈烈的特長生制度!
真正能推進素質教育的高招不是沒有,真正能減輕學業負擔的路子不是沒有,真正能增強體質、開拓視野、了解國情、培養以勞動為榮美德的措施不是沒有,那就是廢除特長生制度,實施“義工制度”。學生要進入好的學校,必須有足夠而真實的“義工證明”,學生需要有足夠時間參加社會公益勞動,而不是去考這樣那樣的“特長證書”。要推進素質教育,這肯定是對癥一藥。我就以此作為給教育部的一個建議,望能采納。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