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人生的下一次機會
來源:人生指南 文章作者: 2008-08-12 09:57:40

幾乎每個人都會在一生的某一時期,渴望再有機會做自己一直想做又因種種緣故未能嘗試的事情。然而,我們中的大部分人卻又難以下決心去奮力爭取,讓好夢成真。怎樣才能使自己看到一生中的下一次機會并及時采取行動呢?下面是專家學者和曾經在這方面有過深刻體會的成功人士的幾點結論——
正視你的構想
查理·巴索蒂從小就喜歡漫畫,并憧憬著長大后能當個漫畫家。但在成年之后,他覺得畫漫畫根本算不上一種真正的職業,于是他便到一所學校去找了份工作,而把畫漫畫作為業余愛好。殊不知,這所學校的校長卻非常欣賞查理的漫畫作品,并且主動借錢給他,建議他去紐約,向各大雜志的編輯展示自己創作的漫畫。《萬象》雜志采用了查理的一些漫畫構思,他欣喜若狂地回到家鄉得克薩斯州修改作品,畫技有了很大的長進。查理一發而不可收,佳作迭出,成了頗有名氣的漫畫家,著名的《紐約人》雜志、《今日美國報》等媒體經常刊登他的漫畫作品。
別害怕太晚
埃爾·柯勒等待人生的下一次機會足足等了30年。19歲那年進入商學院學習時,他就喜歡推銷這門課。然而,他畢業時正趕上經濟大蕭條時期,不得已只好到一家食品公司從事訂貨工作。許多年來,他一直盼望去銷售部門,但始終未能如愿。直到53歲那年,埃爾決心實現自己早年的理想,于是申請退休。他說:“我早就應該做推銷方面的事——盡管如此,至少我沒有永遠蹉跎。”而今,埃爾雖然已經年逾古稀,卻仍在替一家保險公司工作,由他負責的
客戶不下500個。著名老年問題專家、美國西北大學教育及社會學教授貝里斯·紐古頓說:“30年前,人們大都可以預料到自己一生中某個階段的情況。但是,現今成規已經被逐漸打破,生活周期變動性大得多了。無論在什么年歲,每個人都比以前更容易做出改變。”
循序漸進
約翰·拉布爾中學時代曾是游泳好手,他夢寐以求地盼望有朝一日能夠去參加奧運會,與世界上一流的游泳健兒爭個高低。1984年夏天,他一邊觀看電視轉播的奧運會比賽實況,一邊盤算選手。他想:自己必須在4年內將成績縮短4秒,如此才有資格參賽。他算了一下,每訓練10個月,每月將成績縮短1/10秒,4年后就能夠縮短4秒而參加1988年的奧運會了。功夫不負有心人,4年后,他的夢想果真變成了現實。弗吉尼亞洲聯合大學心理學系主任史蒂文·里希教授指出:“將目標分解成若干個可以實現的部分,不但能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而且能減少付出的代價。”
有得必有失
很久以前,有人曾告訴我:只要你下大氣力,想得到的都會得到——但是你不能指望在同一時間內擁有一切。你必須明白,在任何降臨而來的下次機會中,都要付出一定的代價,而且常常還會做出犧牲。
唐恩·坎貝爾在父親去世后,繼承了家中在賓夕法尼亞州赫涅瀑布城殯儀館的生意。可是,他卻一直夢想著從事出版業。10年后,他請弟弟來替自己經營生意,自己則進入密蘇里大學新聞學院攻讀。畢業后,唐恩全力投身媒體及廣告工作,并自行出版商業新聞通訊。
談及個中的甘苦時,他承認:“起初我不得不靠借錢來完成學業,后來出版刊物和廣告工作的收入也不如經營殯儀館多,但我實現了自己的理想,也使自己成了一位快樂的人。”
華盛頓大學心理學家阿倫·馬納特建議:“你應將可能面臨的下一次機會所能引起的短期和長期后果,一一列舉出來,預測哪些是好的結果,哪些是不好的后果。然后權衡其中的得與失,看看自己是否能夠忍受那些不利的后果,這樣可以助你盡可能地免遭失敗。”
在人的一生中,機會并非只是一次,要善于抓住下一次機會。你只要有識別這種機會的能力,有采取行動的決心,有堅持不懈追求的毅力,勇敢地進行新的嘗試,不氣餒不認輸,不限制自己,便可將失敗化為成功,實現人生的重大轉折。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