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來源:本站原創 2009-04-24 17:19:01

一、以目標為導向,以具體目的去牽引孩子的行為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要以長遠的學習目標為導向,使學生明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道理。要達到長遠目標,首先要從近期的具體目的開始,要從眼前的學習開始,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只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才有可能達到近期目的和長遠目標。
二、從程序化訓練入手
良好的學習習慣與孩子們好動、貪玩、主意力集中時間短和自制能力弱是相抵觸的。所以,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起初要從程序化訓練入手。在孩子早讀和晚自習復習做作業的時間里,家長要指導孩子或與孩子共同確定學習的程序。先學什么,后干什么,一項一項按程序完成。除了在程序中規定的間息、活動時間外,不隨意做小動作、玩小玩意、唱歌吵鬧等,這樣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就會形成自動化習慣動作方式,就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檢查總結
在學習習慣尚未養成之前,家長要幫助孩子制訂學習程序,規定完成任務的時間,在訓練過程中要加以檢查落實。每個程序開始要檢查,以后每天要檢查,再以后每周要檢查,直至真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孩子和家長都認為檢查已不必要,成為多余的時候,這就說明習慣已經養成,就可以進一步深化、擴展。
四、用表揚來激勵,用批評控制越軌
通過檢查,就會總結出孩子在學習行為中好的表現和不好的表現。為了促進良好習慣的形成,家長必須賞罰分明,及時表揚好的方面,激勵繼續保持,使之鞏固好的行為,以盡快形成習慣。針對不好的表現,要及時地提出批評,啟發自覺制止不良行為重犯,以控制其越軌。
五、用輻射來擴展,用深化來提高
學無止境,僅僅養成初步的良好習慣還不足,還有待進一步擴展、深化。這就要進一步從廣度和深度上發展良好的習慣,提高良好習慣的質量。輻射是以初步形成的習慣為中心,向周圍發散、放射開來,擴大其輻射面,增大其廣度。由家庭自學擴展到學校課堂聽課、課余自學,由功課學習擴展到課外閱讀、興趣小組學習、社會實踐等方面,增強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深化是由初步的良好習慣開始,增強學好、學深和學透的需要,改變過去浮光掠影、不求甚解的毛病,并且自覺注意能力的提高。
六、以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為基礎
生活與學習是孿生兄弟,二者密切聯系,不可分割。生活從學習開始,生活給學習提供動力;學習是為了更好地掌握生活本領,更好地生活。所以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是培養良好學習習慣的基礎。人不是生而知之,而是學而知之,良好的生活習慣也是從學習始,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根據生活規律合理安排時間,按照前人的指導,按程序產生行動,經反復實踐,逐步形成習慣。其整個過程中同時伴隨著認識與實踐的學習,實際上也是一種簡單的學習習慣訓練,不過學的只是生活知識。只要把這種學習生活知識的良好習慣自然地引導、擴展、遷移到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行動中去,并通過反復練習,即可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