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三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4-29 15:06:24 下載試卷 標簽:小數減法
教學內容:教材第70頁例3、例4和“練一練”,練習十四第4~6題。
教學要求:
1.使學生初步學會—個數加上或減去接近整百(整十)、又比整百(整十)數稍小一點的數的簡便算法,能按簡便算法正確計算。
2.進一步提高學生分析、比較、判斷等思維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用簡便方法計算。
239十102= 458+203=
230—102= 500—203=
指名學生口答過程,老師板書。選擇兩道題,讓學生說明是怎樣想的。
提問:這里的第二個加數或者減數有什么特點?用簡便算法時,都是把它看做怎樣的數計算的?
指出:在計算加、減法的時候,如果加數或減數接近整十、整百數,就可以先看做整十、整百的數,這樣計算起來就比較簡便。
2.下面各組算式里哪個得數大?為什么?
264+98 135+297 351——96 516——397
264+100 135十300 351——100 516——400
提問:每組里哪道題的加數或減數接近整百數?哪道題計算可以用口算?能不能像前面復習第1題那樣把接近整百的數先看做整百數,用簡便方法來計算呢?
(評析:這里通過題組比較,一方面使學生應用和、差的變化規
律判斷,有利于學生在學習例題時分析、推理,理解簡便算法的算
理;另一方面,通過比較,也便于學生聯想到可以把每組第l小題
里的加數或減數先看做整百數來計算。緊接著的提問便是在對比
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發現數的特點,聯想起按前面復習的方法計
算,使復習和新課緊密聯系,有利于引導學生思維。)
二、教學新課
1.教學例3。
(1)出示例3:現在我們看第一組里的第1小題。+98)
(板書:264
(2)提問:怎樣算比較簡便?(板書:264+100)加上100后比原來的得數大了還是小了?怎么辦?(板書:一2;并在整個算式前板書:=)
你能說一說264+98=264+100—2是怎樣想的嗎?
結果是多少?(板書得數)
(3)小結:這道題把98看做100來加,多加了2,所以要減去2。
2.教學“試一試”。
(1)出示135+297:第二組的第1小題怎樣算比較簡便?(板書:135+297)
(2)學生做在練習本上。
學生口答計算過程,老師板書。
誰來說一說,用簡便方法計算是怎樣想的?
(3)小結:如果一個加數接近整十、整百的數,又比整十、整百
數稍小一點,可以先看做整十、整百數加,然后多加了幾就減幾。
3.教學例4。
(1…)出示例4:第三組第一小題用簡便算法要怎樣想,怎樣算呢?(板書:351—96)
(2)指名學生口答出先看做100減。(板書:=351一100)減去100后比原來的得數是大了還是小了?怎么辦?(板書:+4)
追問:為什么減去100后要加上47
結果是多少?(板書得數)
(3)小結:把96看做100減,多減去了4,所以再加上4。
4.教學“試一試”。
(1)出示516—397:第四組第一小題用簡便方法怎樣算,你知道嗎?
(2)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 ,
提問:這樣做的時候是怎樣想的?為什么要加上37
(3)小結:如果減數接近整十、整百的數又稍小一點,可以先看做整十、整百的數減,然后看多減了幾就加上幾。
5.對比。
提問:例3和例4里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為什么不一樣?
指出:例3和例4里都是把接近整十或整百的數先看做整十、整百的數,然后看如果多加了幾就要減去幾,如果多減了幾就要加上幾。
三、鞏固練習
1.“練一練”第l題。
小黑板出示,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學生做在課本上。
提問:第一行為什么要減去后面的幾,第二行卻要加上后面的幾?
2.練習十四第4題。
用小黑板出示,說明要求,讓學生做在課本上。
讓學生口答練習情況,老師板書。要求學生說明是怎樣想的。
3.“練一練”第2題。
指名四人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
集體訂正。選擇兩道題讓學生說說是怎樣想的。
四、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的是什么內容?(板書課題)當一個數加上或減去接近整十、整百又稍小一點的數時,用簡便算法要怎樣想?
強調:當加數或減數接近整十、整百數又稍小一點的時候,可以用簡便算法,就是先把這個加數或減數看做整十、整百數計算,但要注意,多加了的要減去,多減去的要加上。
五、課堂作業:第5、6題。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