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shù)學教案 > 五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4-29 17:01:42 下載試卷 標簽:教師 運算定律 公式 周長
教學內(nèi)容: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shù)學第九冊第95-96頁的內(nèi)容和練習二十三的題目。
教學目的:
1.理解用字母表示數(shù)的主要意義;
2.學會含有字母的乘法算式的簡寫、略寫方法;
3.會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和計算公式;
4.知道一個數(shù)的平方的含義及讀、寫方法;
5.掌握運用計算公式求值的方法;
6.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引入課題。
計算機屏幕演示,使學生體會到字母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運用非常廣泛。
1.卡通動畫:在簡譜中,字母可以表示音調(diào);
2.飛機從a城飛往b城,字母可以表示地點;
3.按順序排列的撲克牌,字母可以表示數(shù)。
教師導入:在生活中,我們可以用字母表示數(shù),在我們的數(shù)學學習中,也同樣可以用字母表示數(shù),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用字母表示數(shù)"。(板書課題:用字母表示數(shù))
二、自學為主,領悟新知。
1.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
(1)出示兩道算式:
9+7=7+9
25+8=8+25
提問:這兩道算式體現(xiàn)了我們以前學過的什么運算定律?(加法交換律)加法交換律用文字怎樣敘述?如果用字母a表示第一個加數(shù),用字母b表示第二個加數(shù),加法交換律用字母怎樣表示?(學生邊答,計算機屏幕邊演示)
(2)引導學生比較加法交換律的文字敘述和字母表示。讓學生說出哪一種表示方法好?好在什么地方?
學生回答后,讓學生讀教科書第95頁第一段,看看書上是怎樣總結的。教師板書:簡明易記,便于應用。
(3)再讓學生回憶學過的其它運算定律,它們用字母怎樣表示?
全班訂正后,教師指出:書寫時,在前面我們已經(jīng)有過要求,字母和字母相乘,乘號可以省略不寫。所以像乘法交換律,就可省略乘號,直接寫成:ab=ba(板書)。
再指名說出乘法結合律和乘法分配律省略乘號可以怎樣寫?
教師板書:ab=ba
(ab)c=a(bc)
(a+b)c=ac+bc
注意提醒學生:字母與字母相乘,只有乘號才能省略不寫,加號、減號、除號不能省略不寫。
2.用字母表示計算公式。
(1)計算機屏幕演示教科書第95頁的四個圖形,并讓學生把這四個圖形面積計算的字母公式填在書上,注意省略乘號。
訂正后,再提問:正方形的周長該怎樣計算呢?如果用大寫的字母c表示正方形的周長,用a表示邊長,正方形的周長公式用字母怎樣表示?
(2)教師指出:在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時,書寫上,我們要求,字母與字母相乘,乘號可以省略不寫。在用字母表示計算公式時,書寫上,我們還有一些要求。
讓學生自學教科書第95頁圖形下面開始,一直到第96頁最上面一段。看完后,要求回答兩個問題:
①a·a可以寫成什么?讀作什么?表示什么?
②數(shù)和字母相乘時,要省略乘號應注意什么?
回答完第①個問題后,指名學生回答:b×b,x×x,5×5分別可以寫成什么?表示什么?并強調(diào)指出:以后,凡是兩個相同的字母相乘時,可以寫成這個字母的平方;凡是兩個相同的數(shù)相乘時,也可以寫成這個數(shù)的平方。
回答完第②個問題后,再指名回答:5×a,x×3可以寫成什么?
教師說明:剛才所回答的兩個問題,就是用字母表示計算公式時,書寫上的兩個要求。
(3)完成教科書第96頁例1上面的"做一做"第2題。指名一學生板演,其余學生填在書上。
訂正時,教師注意指出:長方形的周長公式在省略乘號時,"2"應寫在括號前面。即:c=2(a+b)
3.教學例1。
(1)教師:可以看出,用字母表示的計算公式也同樣簡明易記,而且還便于應用。比如:梯形面積公式(板書:s=(a+b)h÷2)應用這個公式,我們就可以算出任意大小的梯形的面積,像這樣一個梯形(計算機屏幕出示例1梯形圖),你能根據(jù)公式,計算出它的面積嗎?
讓學生自學例1,教師總結說明:像例1這樣的解答方法和我們以前學過的解答方法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說明:像例1這樣的解答方法叫代公式計算。代公式計算首先要寫出計算所需要的公式;然后把相應的數(shù)值代到公式中,代數(shù)值時,前面要用等號連接,上、下對齊,把數(shù)代進去的時候,乘號就不能省略了;最后算出的結果不寫單位名稱,只在"答"中注明就可以了。
(2)完成教科書第96頁例1下面的"做一做"。
訂正時,注意強調(diào)書寫格式。
4.小結。(略)
三、綜合訓練、深化理解
1.判斷。
(1)62=6×2 ( )
(2)a×8簡寫作8a ( )
(3)25×8的乘號可以省略不寫。 ( )
四、布置作業(yè)
練習十三第3、4、5題。
教學設想
用字母表示數(shù),對小學生來說,是比較抽象的。在學生的思維過程中,由具體的數(shù)和用運算符號組成的式子過渡到含有字母的式子,是從個別上升到一般的抽象化過程,而把具體的數(shù)代入含有字母的式子求出它的值,則是上述過程相反的過程,即從一般到個別的具體化過程,是比較復雜和難于接受的。因此,教材在第一課時安排了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和用字母表示計算公式,以及代人公式求值三部分內(nèi)容。由于在第8冊教學運算定律和本冊教學面積計算公式時已出現(xiàn)了用字母表示,這樣就為后面教學用字母表示常見的數(shù)量關系和數(shù)量打下了基礎。
在實際教學中,因本節(jié)課內(nèi)容舊知識較多,大部分已被學生掌握,所以學生沒有新鮮感,教師也覺得比較難上,但學生對于"a的平方"的讀、寫法及其所表示的意義,錯誤仍是特別多。
基于以上原因,在本節(jié)課一開始,充分利用多媒體輔助手段,創(chuàng)設動態(tài)情景,讓學生充分感受字母以及字母在生活中的應用。通過讓學生理解字母在生活中不僅可以表示音調(diào)、表示地點,還可以表示數(shù)。這不但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還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為進一步理解在數(shù)學中也同樣可以用字母表示數(shù),而且應用非常廣泛作了鋪墊。
在教學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和用字母表示計算公式時,通過學生自學、討論,讓學生充分理解用字母表示數(shù)的意義和"a的平方"的讀、寫法及含義,以及含有字母的式子里,乘號的簡寫、略寫法。
在教學例1時,通過讓學生對比例1的書寫方法和以前所學的有什么不同,使學生初步建立代數(shù)式求值的思想,為后面的學習打下基礎。
在最后的練習中,通過用字母表示一些圖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在舊知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運用知識的能力。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wǎng)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