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5-09 19:37:47 下載試卷 標簽:六年級 教案 語文
一、教材分析
這篇略讀課文記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初出茅廬的校報記者去采訪一位前總統夫人,提出了一個自認為“別具一格”的問題,得到的卻是意料之外的回答。這個記者從羅斯福夫人的話中得到了一個人生態度的啟示——主動走向生活。
課文篇幅比較長,全文按照“采訪前——采訪時——采訪后”的順序,具體地記敘了校報記者采訪前總統夫人的經過。重點描寫了前兩個部分:一是采訪前緊張的心情和所作的準備,二是采訪過程。第三部分則是概括地說明從這件事得到的啟示,雖然筆墨很少,卻是畫龍點睛之筆,具有提綱挈領、總結全文的作用。
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引導學生感悟積極準備、大膽應對、廣交朋友、主動走向生活的人生態度;二是如果有條件,以“采訪”為拓展點,組織綜合實踐活動,側重點仍然是進一步練習“注意收集有關的資料”。
引導學生從校報記者的經歷和羅斯福夫人的話中得到人生態度的啟示是本文教學的重點。羅斯福夫人的話含義比較深刻,是教學的難點。
二、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基本讀懂課文,感悟主動走向生活、廣交朋友的人生態度。
3.練習收集有關的資料。
三、教學建議
1.本課是略讀課文,教學過程主要是引導學生自讀自悟。教學時可以分為兩個層次來進行:一是讀懂課文,了解內容,感悟主動走向生活的人生態度;二是再讀課文,了解科寧斯是如何進行“采訪”的,感悟采訪的方法和注意事項,為綜合實踐作好鋪墊。
2.本課的教學重點是感悟“走向生活、廣交朋友”的人生態度。可作這樣安排:先讓學生讀讀“閱讀提示”,按照提示要求自讀課文,至少要讀兩遍;然后指名學生朗讀,要求讀得正確、流利;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根據閱讀提示的問題或抓住重點、難點提出幾個問題來共同討論,力求領悟走向生活、廣交朋友的人生態度;最后讓學生選自己感興趣的段落(如,采訪部分)練習有感情朗讀。
3.本課課外拓展實踐是:如果有條件,布置學生利用課余時間當一次小記者,采訪校長、老師或其他人。為了較好地完成這個學習任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再讀讀課文,想想、議議科寧斯是如何進行采訪的。通過課文,啟發學生體會采訪前如何收集材料,作好準備;采訪中如何大膽與陌生人交談,并作好采訪記錄;采訪后如何整理材料,把采訪過程寫下來。然后,積極為學生創造條件,鼓勵他們利用業余時間去當小記者,進行采訪。要把這次實踐活動,作為“走向生活”的嘗試,同時進一步學習收集資料和使用資料。
4.略讀課文教學在字詞教學上沒有什么具體要求,但本課成語較多,可引導學生摘抄,做一些積累。
下列詞語解釋,僅供教師參考。
初出茅廬:比喻剛踏進某一領域,還缺乏經驗。
舉世聞名:全世界都知道他的名字。形容名氣非常大。
成竹在胸:比喻辦事以前,已經有了全面的設想和安排。
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等待。
接二連三:一個接一個,連續不斷。
莞爾一笑:微笑。
始料未及:沒有預料到。
無拘無束:一點兒也不受拘束。
座右銘:寫在座位右邊,做警戒、提醒用的有教益的話。
賦予:交給,給予。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