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av无码久久一区二区-日韩av无码社区一区二区三区-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日韩av无码中文无码不卡电影-日韩av无码中文无码电影

奧數網
全國站

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小學六年級語文第十二冊第四單元《古詩兩首》教案

2009-05-10 11:20:38     下載試卷     標簽:六年級 教案 語文

  示兒

  陸游

  死去元知萬事空,

  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

  家祭無忘告乃翁。

  [注釋]

  1.示兒:給兒子們看。

  2.但:只。

  3.九州同:祖國統一。

  4.中原:指淮河以北淪陷在金人手里的地區。

  5.家祭:對祖先的祭祀。

  6.乃翁:你的父親。

  [簡析]

  陸游是南宋愛國詩人,畢生從事抗金和收復失地的正義事業。雖然屢遭投降派排擠、打擊,但愛國熱情始終沒有消減。《示兒》詩是詩人臨終寫給兒子的遺囑,表達了詩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統一祖國的深摯強烈的愛國激情。

  首句“死去元知萬事空”。“元知”,本來就知道;“萬事空”,是說人死后萬事萬物都可無牽無掛了。但接著第二句意思一轉:“但悲不見九州同”,唯獨一件事卻放不下,那就是淪喪的國土尚未收復,沒有親眼看見祖國的統一。這種遺恨從生前留到死后。在生命彌留之際,心情更為沉痛。詩的第三句“王師北定中原日”,表明詩人雖然沉痛,但并未絕望。他堅信總有一天宋朝的軍隊必定能平定中原,光復失地。有了這一句,詩的情調便由悲痛轉化為激昂。結句“家祭無忘告乃翁”,情緒又一轉,無奈自己活著的時候已看不到祖國統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孫。于是深情地囑咐兒子,在家祭時千萬別忘記把“北定中原”的喜訊告訴他。

  這首詩用筆曲折,情真意切地表達了詩人臨終時復雜的思想情緒,既有對抗金大業未就的無窮遺恨,也有對神圣事業必成的堅定信念。全詩有悲的成分,但基調是激昂的。詩的語言渾然天成,沒有絲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著意雕琢的詩更美,更感人。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杜甫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注釋]

  1.河南河北:唐代安史之亂時,叛軍的根據地。公元763年被官軍收復。

  2.劍外:劍門關以外,這里指四川。當時杜甫流落在四川。薊北:今河北北部一帶,是叛軍的老巢。

  3.卻看:回過頭來看。妻子:妻子孩子。

  4.漫卷:隨便卷起。

  5.白日:白天。縱酒:縱情喝酒。

  6.青春:綠色的春天。作伴:指春天可以陪伴我。

  7.巴峽:當在嘉陵江上游。巫峽:長江三峽之一,在今四川湖北交界處。

  8.襄陽:今屬湖北。洛陽:今屬河南。

  [簡析]

  安史之亂給國家和人民帶來巨大的災難,杜甫早就盼望能早日平定安史之亂。當這一天終于盼來時,他竟激動得悲喜交加,喜極而哭。前四句由“忽傳”到“初聞”,再到“卻看”“漫卷”,幾個連續動作把驚喜的心情描繪得生龍活現。后四句通過想象,盡力描寫“喜欲狂”時的激動心情:他不但要高歌痛飲,而且恨不得乘著大好春光馬上回到家鄉,這從他一口氣列出的四個地名,就能看出他的心早已沿著這一路線飛走了!

 

來源:本站原創

   歡迎訪問奧數網,您還可以在這里獲取百萬真題,2023小升初我們一路相伴。>>[點擊查看]

年級

科目

類型

分類

搜索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

名師公益講座

本周新聞動態

重點中學快訊

奧數關鍵詞

廣告合作請加微信:17310823356

京ICP備09042963號-15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7854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奧數版權所有Copyright@2005-2021 www.xmglf.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