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5-11 11:47:22 下載試卷 標簽:二年級 教案 數學
詳細介紹:
課題:混合運算
教學目標
1.初步掌握沒有括號的兩步運算式題的運算順序.
2.掌握脫式計算的書寫要求,并會正確地進行脫式計算.
3.通過學習,培養學生思維的敏捷性及書寫規范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掌握沒有括號、含兩級運算的兩步式題的運算順序.
教學難點
正確進行計算.
教具學具準備
投影儀、投影片.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口算.
24+832-63×618÷947-10
37+528÷74×647-254÷9
2.計算.
24+8-63×6÷9
47-21+528÷7×6
訂正時,讓學生說說每個算式里含有哪些運算,是按怎樣的運算順序進行計算的.
教師小結: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只有加、減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從左往右按順序運算.
二、探究新知。
我們計算的兩步式題,都是直接寫出得數.為了看清楚運算的步驟,便于檢查運算過程,可以寫出運算的步驟和每次計算的結果,用一種新的格式來表示,即脫式.
1.教學例1.
(1)板書:47-12+5
教師提問:觀察算式發現什么?
引導學生明確:算式中只有減法和加法,按從左往右的順序,依次運算.
教師講述:用脫式計算兩步式題時,要先在原題下面的左邊寫“=”,再在“=”后面寫第一步運算的結果,還設計算的部分要照抄下來,接著對齊上面的“=”,在下一行寫“=”,在“=”后面寫第二步運算的結果.(邊說邊板演)
教師板書:
47-12+5
=35+5
=40
(2)學生試算:
48+16-3754÷9×7
指定兩名學生板演.訂正時再強調書寫格式.
2.教學例2.
(1)板書:6×3+5050-6×3
教師提問:觀察這兩個算式,你發現了什么?
教師說明: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有乘法和加、減法,不管乘法在前在后,都要先算乘法.
觀察左邊的算式,引導學生說明先進行什么運算,教師在乘法算式下面用彩色筆畫上橫線.表示要先做乘法運算.然后明確再算什么.
觀察右邊的算式.引導學生說明在這個算式里先算哪一步,教師也在乘法算式下面用彩色筆畫上橫線,表示要先做乘法運算.
強調:沒有參加運算的部分要照抄下來.
讓學生試著計算,指定兩名學生板演.
(2)指導學生看教科書第9頁下面的法則.
勾畫出法則并齊讀,然后指名復述.
(3)反饋練習
完成例2下面的“做一做”.
19+5×37×8-29
提問:在有乘法和加、減法的算式里,先算什么?
學生計算,指定兩名學生寫在投影片上.訂正時要注意書寫格式.
3.教學例3.
(1)板書54÷6-77+54÷6
提問:觀察這兩個算式,你又發現了什么?
教師說明: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有除法和加、減法都要先算除法.
引導學生明確:左邊的算式,先算除法運算,再算減法運算.
右邊的算式,也是先算除法運算,再算加法運算.
啟發學生試算,指定兩名學生板演.
(2)指導學生看課本例3上面的法則.
(3)反饋練習:
45÷5-836+49÷7
先讓學生說一說:有除法和加、減法,應該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再計算.
4.師生小結.
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有乘法和加、減法,要先算乘法.有除法和加、減法,要先算除法.
三、全課小結。
師生共同總結本節學習的內容和應注意的問題.
隨堂練習
1.根據算式,在()里填上適當的數.
25-9+3663÷9×5
=()+()=()×()
=()=()
46-7×442÷6+39
=()-()=()+()
=()=()
2.下面的計算對嗎?把不對的改正過來.
4×9+624-16÷8
=36÷6=8÷8
=6=1
15-6×215÷3+2
=9×2=5+2
=18=7
3.計算.
7×2+1630+56÷850-4×640-24÷8
布置作業
52-36+1953-3×9
68+4×349÷7×6
63÷7-581-45÷5板書設計
探究活動
智填運算符號
游戲目的
引導學生巧選運算符號,加強四則混合運算順序的訓練,培養計算技能和合作精神.
游戲材料
1.4開白紙8張,教師出比賽題用.
2.學生每人準備1支水彩筆.
游戲程序
1.教師啟發談話:同學們都知道+、-、×、÷、()等都是運算符號,使用不同的運算符號可以取得不同的運算結果.巧妙使用運算符號,還可得到一些有趣的發現.比如在4個3中加上不同的運算符號,我們可分別得出0、1、2、3、4、5、6、7、8、9、10十一個結果.現在老師這里有兩組題目,請同學們分組按要求添上運算符號,看哪個組填得又對又快.
2.分發第一組題目(教師自已出題)
例:4444=0
3.講評第一組題目,分發第二組題目(教師自己出題)
例:5555=2
注意事項
1.出題后,可給幾分鐘讓小組長進行分工,然后各組統一開始填.
2.只記小組成績,鼓勵同組內的同學互相啟發、幫助.
混合運算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