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訂規范孩子行為的家規
來源:《“不聽話”的孩子怎么教》 2009-05-14 09:55:00

教育專家指出:制定家規來規范孩子的行為,是一種預防孩子不聽話的有效方法。
一般說來,家庭都有治家規范,有的是明確規定代代相傳的;也有的是互相理解自然遵循的。建立家規,首先要樹立“角色”的意識,明確“角色”任務。父母要讓孩子從小就懂得家里有一些規矩人人要做到,有些事大人可以做,孩子不允許做。
在父母制的條件下,家里的一切由一家之主說了算;在民主型的家庭里,治家的規范是建立在尊重每個家庭成員的權利和義務的基礎上,每個家庭成員都有權表述自己的意見,但并不足說所有成員的權利和責任都是同等的,這一點必須明確。
例如:早上見到問好,晚上講晚安;離家外出、回家時對家里人打招呼;帶同學回家或邀請客人事前應征求家里人的意見;家里公用的東西有固定位置,用后最好歸還;家里各人放東西的抽屜,不可隨意亂翻等等。一家人看電視某人有自己的愛好,應協調安排,某些節目成人可以看,孩子不宜,就要嚴格限制。
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較弱,有的已經改正的壞習慣還可能再犯。為了鞏固孩子糾正不良生活習慣所取得的成績,預防和糾正孩子不聽話的壞行為,可以制定一些家庭規范,使孩子的行為有所約束。
方剛在小學期間,往往邊吃飯邊看書,既耽誤了時間又影響了消化,怎么勸說也不能徹底改變。一時改了,過時又犯,有時把父母氣得發火,但他仍我行我素。這說明在這方面他已形成一種很壞的習慣。后來全家一起討論這個問題如何解決,方剛說,他也想改,但一吃飯就想著先拿一本書,不拿書就不想吃飯。父母指出這種壞習慣既影響消化又損害眼睛,讀書效果也很差,必須徹底改變。父母一起制定了整改時間和方案,限他1個月必須改變,否則以后再也不購買新書了。方剛愛書如命,每個月都要多次逛書店購買新書。玩具不買可以,零食不吃可以,書不買他是怎么也受不了的。為此他下決心改正邊吃飯邊看書的壞習慣,父母也按約定1個月未購買新書。方剛通過1個月的鍛煉,終于改變了這一壞習慣。
陳強吃飯剩碗底,不管飯多少,都是那樣。父母正確引導他,指出糧食來之不易,并用一些具體事例開導他,使其認識到糧食的寶貴,浪費糧食就是犯罪。在這個基礎上父母制定了嚴厲的規定:如果剩飯,再吃飯時必須先把剩飯吃掉,否則不能吃新做的飯菜。他的這種壞習慣經過一段整治也改變了。
王先生的女兒顏顏今年上大班了,老師說她比其它同學懂事。其實,王先生就是在她很小的時候開始鍛煉她自主的能力罷了。王先生給她定了簡單的家規:自己洗澡,八點半睡覺,不喂飯等等,而且王先生執行得很堅決,在女兒面前從不表現出心軟。幾年堅持下來,她就養成了良好的習慣,每天自己起床,自己吃早飯,自己去上學,晚上做完作業后看一會兒電視,然后自己洗澡睡覺,都不用大人操心學習成績也很優秀。”
從生面的案例可�。褐T如孩子不能按時刷牙、走路愛踢石子、不按時洗澡、隨便弄壞鋼筆、亂撕作業本等不聽話行為,都可以通過制定家庭規范給予限制,并堅決讓其更改。家規的制定要發揚民主,由全家人討論制定,對孩子既要有約束作用,又要符合實際情況,使孩子經過努力可以做到。家規制定出來后,一定要嚴格執行,定期總結;還要在執行家規的同時,改善家庭的軟環境,家庭成員之間要互相尊重、互相關心。
制定家規,預防和約束孩子的不聽話行為,父母要注意:
1、讓孩子理解家規的目的和意義
可以直接告訴孩子,家庭規矩都有哪些內容,就此機會應該對孩子進行孩子家庭傳統史的教育。如,有的家庭經濟生活并不富裕,也可能因為各種原因生活上出現了暫時困難,讓孩子了解家庭背景,理解父母的誠實勞動,這樣做能是孩子樹立起家庭的自豪感,進而做到自強、自立,激發孩子繼承傳統,奮發向上,熱愛父母,熱愛家鄉。在實際的教育中,也可以進行滲透家規的教育,經過長期的有目的的教育,孩子會在不知不覺中形成一種定式,達到自覺遵守,變有意識的教育為孩子的自覺行動。
2、讓孩子感受到這是緣于父母的愛
大多數成年人的心理問題都源于童年時期。如果一個人在童年時沒有形成健全的人格,將給其未來造成許多障礙。所以應該給孩子訂家規,讓他從小就明了是非曲直,以免誤入歧途。但在訂家規的時候,應該讓他感受到這是緣于父母的愛心,要讓孩子有安全感,切忌讓孩子產生抵觸心理,覺得父母不愛他了。在堅持原則的基礎上給孩子愛撫,在他情緒不好時或者哭鬧反抗時,父母千萬別為了威嚴而忽視孩子的心理感受。
3、父母以身作則守家規
父母必須讓孩子明白,自由并不是無限的,他必須接受并遵守一些規則。但是,對孩子進行合理的限制并不意味著他會失去自由,執行好了,會使父母更好地把握教育的尺度。李園長提醒說,大部分家規都不僅僅是立給孩子的,而且爸爸媽媽也要嚴格遵守,以身作則。比如,要讓孩子規律進食,父母自己就要在飯桌上舉止規范,不挑食,不浪費。要讓孩子懂禮貌,父母自己就要對所有的人使用文明用語。盡量幫助孩子認識到為什么要守這些規則,使他真正理解原則的意義。
4、家規制定盡量簡單
父母家規制定盡量簡單,一段時間內三條左右比較合適,家規表述盡量多用正面語言。在決定給孩子獎勵或懲罰時,盡量與他要遵守的規則結合起來,讓孩子把規則記在心上。比如,你為孩子制定了“每天只能吃兩顆巧克力”和“每天睡覺前都要把玩具整理好”的規則,如果孩子沒有遵守,你可以對他說:“如果你不把玩具整理好,那么明天你一顆巧克力都不能吃。”
5、家規教育應該堅持長期不懈
父母對孩子進行家規教育,不能憑著自己的主觀意志辦事,今天想起來了就對孩子教育,明天因為事物繁忙就不教育了,也不能因為情緒好了就教育,情緒不好就不教育,甚至父母還做起違背家規的事情。家規教育具有持久性的特點,它不同于父母給孩子講一道數學題,講完了,孩子聽懂了就可以了。也不同于孩子做錯了一件事,講清道理就不用再講了。家規教育的效果在于堅持。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