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要過于看重智商測試
來源:《怎樣做·好父母》叢書 2009-05-15 10:44:43

孩子最不需要的100個誤導之“看重智測”
新學年開學之后,在幾家大醫院的心理門診室每到少兒專科日,家長們就帶著孩子排起了長隊,等著專家給孩子做智商測試。在此之前,上海、南京等大城市也曾出現過不少家長熱衷于給孩子測試智商,并在當地形成了小小的熱潮。
作為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出類拔萃,或事業有成,或學有建樹,人同此心,本無可非議。然而,把孩子的學習、成長、發展與智商完全掛起鉤來,我們認為是不明智的,也是不科學的。
應該說,智商所表示的只是一個人的生理年齡與相應智力發展之間的關系,并不能反映一個人的最終發展趨向。不可否認,從某種程度上說,智商測試確是判斷一個人現有智力高低的一種客觀手段,但是它又是一項較為復雜的工作。一方面,一個人在接受智商測試時,他的健康狀況、情緒狀態以及外部的環境情況,都會直接影響智商測試的準確性;也就是說,測試結果還不能完全反映一個人的真正智商狀況。另一方面,智商測試在我國起步較晚,運用還不廣泛,測試實施者對測試技術掌握的熟練程度也會對測試的結果產生一定影響。因此,智商測試的結果僅僅是反映了一個人此時此刻的智力發育情況,不能用來預測孩子未來的智力發展狀況,更何況兒童的智商在不同的教育環境和教育方法下還可能有不同的變化。相反,如果過于迷信智商測試,很有可能促使家長對孩子的發展與成長形成相應的思維定勢,對孩子的成長可能會起相反的作用。
事實上,一個人學習的好與不好,是否能夠成功,并不完全取決于智商的高低,他們的發展更多的是依賴后天教育訓練的結果。以愛和期待而不是以智商為依據的“羅森塔爾效應”,就是很好的證明。20世紀最著名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小學時學習成績很差,直到中學時父母還認為他是一個弱智的孩子;發明大王愛迪生小學時學習成績處于最下等,幾乎被老師趕回家,醫生也斷定他的大腦發育不健全�?伤麄儾坏汲晒α耍疫成了其所在領域里的頂尖人物。所以,任何人都不要無限放大智商的作用,智商不是影響一個人成長和成才的必然因素。我們需要正視的還是孩子的品質、意志、情感、興趣等非智力因素在學習與成長中的作用,因為只有這些才能持久永恒地影響人的一生,也是成長與成功的關鍵。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