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 正文
2009-05-27 21:47:27 下載試卷 標簽:三年級 語文
三年級語文上冊 第四單元
第四單元《塞北江南》單元說明:
本單元安排了《葡萄溝》、《小鎮的早晨》、《日月灘的傳說》三篇主體課文,體現了我們祖國地域遼闊,物產豐富的特點。學習本單元,可使學生了解我國塞北江南不同的地域風貌,更熱愛祖國的山山水水,熱愛自己的家鄉。
"語文天地"中安排了"日積月累"旨在加強語文知識的學習,加強語言的積累。"開卷有益"中的自瀆課文可和《小鎮的早晨》結合,互相補充,使學生體會時代的發展、生活的變化。"初顯身手""筆下生花"的設計也突出了感受家鄉變化,熱愛家鄉的主題。"金鑰匙"對朗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單元建議教學9--11課時
《葡萄溝》的教學設計
一、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12個生字,認識6個生字。學習課文中由要求學會的生字組成的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葡萄溝是個好地方,增強學生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二、教材說明
課文主要介紹了葡萄溝是個好地方。那里出產水果,其中葡萄最惹人喜愛。葡萄的品種多、顏色鮮、味道甜、產量高,制成的葡萄干非常有名。全文共四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講葡萄溝在什么地方,那里出產什么水果,哪種水果最惹人喜愛。第二自然段先講葡萄種在山坡的梯田上,長得枝繁葉茂,碩果累累。再講到了秋天葡萄五光十色,美麗極了。最后講那里的老鄉待客熱情。第三自然段先講收下來的葡萄運到陰房,接著講陰房的樣子,再講葡萄干的制成,最后講葡萄干顏色鮮,味道甜的特點。第四自然段贊美"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概括全文。
課文有兩幅插圖和課文的一、二自然段相對應。
三、教學重點難點: 學習本課生字新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是本課的教學重點。
四、課時安排:教學本課可用2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前準備
生字、詞語卡片。教學掛圖或投影片。
(二)識字、寫字教學
1、識字教學。
本課要求學會的生字中"棚"是后鼻音。"產、制"是翹舌音。疆:左邊是"",右邊是"",可用"部件組合法"記憶。
顏:是前鼻音,左邊是"彥",不是"產",右邊是"頁"。
葡萄:兩個字單讀都讀第二聲,兩個字連用時,"萄"可讀輕點。
"溝、坡、棚、密、搭、夠"幾個生字,可用熟生加偏旁和部件組合法識記。讓學生自己分析記憶字形,培養學生識字能力。
課文中有三個多音字:好客(hào),水分(fèn),釘(dìng)著。
2、寫字教學。
"葡萄"兩個字不容易寫好,上邊都是"艸",下半部分要先外后里。
留、顏、棚、夠:這4個字筆畫較多,寫時要緊湊些。
疆:寫時不要丟掉"弓"字里的"土"。"土"字下面橫寫作提。
夠:左右兩部分占格基本相等,右邊是"多"字。
溝、坡、搭:這幾個字都是左窄右寬。
密:上中下結構的字,中間是"必"。
利:左邊禾字旁的最后一筆是點。
制:筆順是:制。
(三)詞句教學
第二自然段中的第二句話"茂密的枝葉向四面展開,就像搭起了一個個綠色的涼棚。"這句話是比喻茂密的葡萄枝葉展開后像搭的涼棚。教學時可出示第二幅插圖。指導學生觀察想象,理解"茂密、展開、綠色的涼棚"的意思。
第二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話:"要是這時候你到葡萄溝去,熱情好客的維吾爾族老鄉,準會摘下最甜的葡萄,讓你吃個夠。"這句話需要理解的詞語有"熱情好客"和"吃個夠"。教師可指導學生反復朗讀,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去理解,也可結合插圖②引導學生邊觀察,邊體會。
下列詞語應該讀一讀,寫一寫:
出產 山坡 茂密 吃個夠
制成 顏色 搭起 涼棚 葡萄溝
第二課時
(一)談話激趣導入。
同學們,老師知道你們都愛吃甜甜的葡萄。我國許多地方都出產這種水果,但是產量最多、味道最甜的,就是我國的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出產的葡萄。今天,老師就和大家一起去參觀新疆出產葡萄的一個地方,是哪兒呢?引出課題《葡萄溝》,并板書課題。
教師提問:你們想知道那里出產的葡萄怎么樣,還出產哪些水果嗎?請同學們聽錄音。
(二)初讀課文,讀正確,初步感知內容。
1、聽課文朗讀錄音。
2、自讀課文,把生字讀準。把句子讀通順。
3、檢查認識生字詞情況。
4、檢查讀課文情況,指導讀正確、流利。
(三)細讀課文,理解內容,讀出感情。
1、理解第一段。
(1)自讀自悟:葡萄溝為什么是個好地方。畫出有關語句。
(2)填空:葡萄溝五月有,七八月有,九十月成熟了。
(3)讀出對葡萄溝的贊美。
2、細讀理解第二段。
(1)自讀自悟:葡萄溝為什么是個好地方?畫出有關語句。
(2)在小組里夸一夸葡萄溝。有什么不懂的詞句,討論一下。
(3)在全班夸一夸,讀出有關語句,說一說自己的理解。再把有關的語句讀好。
教師相機概括板書:葡萄多、美;老鄉熱情好客。
(4)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全段,讀出對葡萄溝的贊美。
(5)練習背誦第二段。自練--同桌互練--看圖齊背。
3、理解第三段。
(1)自讀自悟:葡萄干的制作和特點。
(2)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葡萄干的制作和特點,概括板書:葡萄干有名。
(3)讀好本段最后一句。
4、歸納全文內容,指導讀好第四段總結句。
(四)有感情地朗讀全文,用讀的方式夸一夸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
(五)指導寫字。抄寫詞語。
五、參考資料
新疆:古稱西域,是我國最大的自治區,面積約占全國面積的六分之一。吐魯番是新疆的一個縣,葡萄溝是吐魯番的一個地方。
維吾爾族:我國少數民族,主要聚居在新疆。
板書設計:
葡萄溝
盛產水果
葡萄:多美甜
《小鎮的早晨》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自學課文,了解小鎮的早晨恬靜、熱鬧、緊張的特點。
2、養成自能讀書的良好習慣,在讀中學會體會作者對小鎮的喜愛之情。
3、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在讀書中體會作者對小鎮的喜愛之情。
2、理解小鎮早晨的恬靜。
教學難點:
1、小鎮的早晨為什么既是恬靜的又是熱鬧的。
2、小鎮的早晨是緊張的為什么還是美的。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新課:
二、自學課文:
1、學生按下列要求自學課文:
(1)你讀懂了什么,遇到不懂的地方,想一想再讀。
(2)讀完后有什么不懂的,和同學討論。
2、小組討論:通過讀書、討論你學到了什么知識?
還有什么不懂的問題?
3、大組討論,匯報學習情況。質疑。
4、你又讀懂了什么?
三、引導學習:
1、你讀懂了什么?根據學生回答進行以下三塊教學。
2、學習課文第一段:
個別讀,引導評價,重點句指導讀,錄像入境,美讀。
體會小鎮早晨的"恬靜"。
3、自由讀,看一看小鎮到底怎么熱鬧?
想象:假如你是這個小鎮上的人,現在你在干什么?
情境表演:熱鬧。
齊讀課文第二段。
4、自由讀一讀課文第三自然段,看看你能弄懂什么?
匯報學習結果:你讀懂了什么?
想象:你仿佛看到了哪些人,他們分別去干什么了?
小結:他們這么緊張就是為了小鎮早晨的恬靜、小鎮早晨的熱鬧繁榮,更是為了小鎮的將來更加美麗。
指導朗讀。
5、說話:因為小鎮的早晨是______的、_____的、_____的,所以我們說小鎮的早晨真呀!
讀好這句話。
四、本文小結:
你能想象一下小鎮的未來嗎?
將來你會為我們的小鎮作些什么呢?
五、課堂檢測:
(一)、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課文從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方面寫出了小鎮的。
(二)、選擇你最喜歡的一段話讀一讀或寫出我們這個小鎮美麗的景象。
板書設計:
恬靜
小鎮的早晨 熱鬧 多美呀
緊張
《日月潭的傳說》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詞語,理解組成的詞語,正確書寫部分常用詞語。
2、體會在句中補充相關內容可以將句子的意思表達得更清楚。
3、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敬重為民除害的英雄的思想感情。
4、默讀課文,能口頭講述這個故事。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敬重為民除害的英雄的思想感情
教學具準備:卡片若干,錄音準備。
主要板書計劃:
21、日月潭的傳說
拿到(發展) 大尖哥 化作青山
砍死 水社姐 (結果)
救出
見到光明 (高潮)
太陽
惡龍 月亮
吞吃(起因) (漆黑一團)
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初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語句。
2、能給課文分段。
3、學習第一自然段,知道日月潭的位置和它的傳說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
1、板書課題
你們知道什么是傳說嗎?
(指的是民間流傳下來的關于某人某事的論述和評價。)
請你舉個例子說說,我們都學過或聽過哪些傳說?
(《魯班學藝》等)
那這篇課文將的是關于什么的傳說呢?(日月潭)
2、紹日月潭
日月潭位于臺灣省中部的南投縣魚池鄉,是全省最大的天然湖。潭中有個小島叫珠仔島,將湖分為兩半。北面為日潭,南面為月潭,因為輪廓近似月亮和太陽而得名。周圍有大尖山和水社山等環抱,樹木蔥蘢,是臺灣省著名的旅游和療養的勝地。
3、初讀課文,理清思路。
a) 學生自讀課文,給生字注上聲調。
b) 指名分節讀課文,及時糾正錯誤的讀音。
拯是后鼻音,潭是前鼻音。
c) 再讀課文,給課文分段,作上標記。
交流討論:
一、(1)寫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美麗的自然景色。
二、(2-5)寫日月潭的傳說。
三、(6)寫大尖山、水社山和日月潭的名字的由來。
d) 學生再讀課文,在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和覺得重要的地方作上記號。
4、學習第一段。
a) 指名讀第一段。
b) 讀了這一節,你知道了些什么?是從哪一句中知道的?
(知道了日月潭是臺灣省最大的一個湖泊。)
(知道了日月潭的景色很美)
(知道了日月潭還有一個傳說。)
5、指導書寫。
商字的里面要和滴字的里面區別。
注意漆的下半部分的書寫。
籌字注意要寫得緊湊一些。
6、布置作業。
a) 抄寫坌棵生字詞語。
b) 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體會在句中補充相關內容可以將句子的意思表達得更清楚。
2、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敬重為民除害的英雄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課
1、指名朗讀課文第一節。
2、引出下文:
我們知道,日月潭還有一個動人的傳說,到底是什么傳說呢?請同學們看下面的課文。
二、學習第二段
1、聽錄音,概括課文內容。
2、指名一生說說故事的梗概。
(將大尖哥和水社姐降服惡龍,救出太陽和月亮,讓人民重新見到了光明。他們自己卻化作了青山。)
3、故事的起因是什么/哪一節講到了?
(起因是惡龍把太陽和月亮吃了,第二小節描寫了著一個內容。)
4、默讀第3節,思考:
①為了降伏惡龍,拯救日月,人們想出了哪些辦法?這些辦法行不行?為什么?你是怎么體會的?
②在人們一籌莫展的時候,大尖哥和水社姐是怎么做的?
出示句子,比較
A、大尖哥和水社姐要去降伏惡龍。
B、大尖哥和水社姐挺身而出,要去降伏惡龍。
比較哪個句子好,說說為什么?
5、默讀思考:這一節講了什么?按地點不同可分哪兩層?每層的內容是什么?
找出最喜歡的句子讀一讀。
說說他們是怎樣和惡龍決戰的?(體會冒著生命危險,縱身、激戰三天三夜等詞語。)
比較句子:
A、他們終于拿到了金斧頭和金剪刀。
B、他們翻山越嶺,披荊斬棘,吃盡了千辛萬苦,終于拿到了金斧頭和金剪刀。
練讀這兩句話。
三、學習第三段
1、輕生讀第3段。
2、說說這一節講了什么?
3、齊讀這一節。
四、再讀課文,由零到整的再感知課文。
1、學生再讀課文,并復述課文內容。
2、看有關錄象。
3、學了這篇課文,你們覺得大尖哥和水社姐是個怎樣的人?
第三課時
教學要求:
1、復述課文。
2、完成作業。
一、復習課文。
1、齊讀課文。
2、生自由剖讀課文。
3、復述課文。
二、默寫本課生字詞語。
三、作業設計。
(一)、補充作業。
1、比一比,再組詞
蔥( ) 漆( ) 性( ) 摸( )
叢( ) 膝( ) 姓( ) 莫( )
2、多音字組詞
chuan ( ) jiang ( ) bo ( )
傳 降 泊
zhuan ( ) xiang ( ) po ( )
3、填空
日月潭是我國____________________最大的一個湖泊。那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們為了紀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年輕英雄,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這個潭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語文天地》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區別形近字
此題是比較形近字組詞語的練習。需要注意的是:
1 先比較形近字的字音,字形的區別,再組詞語,在運用中區別。
2 組詞語時,鼓勵一詞多組。
例:密 親密 保密 密集
蜜 蜜蜂 蜜糖 甜蜜
飄 飄帶 飄動 飄落
漂 漂流 漂浮。讀piao時指漂白。讀piao時指漂亮。
坐 座位 坐機 寶座
底 鍋底 月底 海底
低 低頭 降低 低燒
二、抄寫詞語
此題的目的是積累詞語,練習把字寫端正。可先讀一讀,說說那些字音容易讀錯;接著說說每個字的意思;然后找找那些字容易寫錯;再工工整整的抄下來。
易讀錯的字:成熟熱情好客唉聲嘆氣淳樸
易寫錯的字:蒸(13畫,四點底上還有一小橫);醒(左邊不是西字,里邊還有一小橫是"酋");嶺(右邊是令字,不是今字);辛(最后一短橫,中間一長橫);聲(上邊是示字,不是土字)
還可鼓勵學生再摘抄一些詞語:民族小孔小鎮早晨介紹工具油菜決心長江百售
三、詞語
設計本題的目的是幫助學生詞語和正確的進行詞語搭配。補充詞語可按以下層次訓練:
(1)審題,明確要求。
(2)指導方法,前面的疊詞是修飾后面的詞語的,應在橫線上填名詞。
(3)試著獨立完成練習。填完后想一想,填上的詞語和前面的詞語搭配是否合適。
(4)全班交流。應鼓勵發散,說出不同答案。
(5)開展填詞語的搶答活動。學生出疊詞,其他學生搶答,把詞語補充完整。這樣可以豐富學生的語匯。
四、讀對韻歌
注釋:大漠指沙漠。孤煙直:孤伶伶的炊煙筆直的升上天空。長河:指黃河。
補充天對地,雨對風,大陸對海樹,赤日對蒼穹。
秋月白,晚霞紅,水繞對云橫,雨中山果落,燈下草蟲鳴。
五、體會動詞。
1 鉆漂蕩漾既寫出小船在小河上悄然劃過的樣子,船駛遠后,小船飄蕩,更襯托出小鎮早晨的恬靜;
2 低彎鳴唱歡笑朗讀時要讀出憐愛之情。
先自讀,再交流體會,然后練習朗讀。在朗讀的基礎上可練習背誦。
第二課時
一、讀背古詩
《敕勒歌》比較淺顯,學生可以自己大體讀明白,但要注意古詩中生字比較多,需要學生自己動手查字典解決。
古詩的學習除了要加強朗讀和背誦外,還要引導學生結合詩句的內容,展開合理的想象。
讀了這首詩,可啟發學生:你能不能想象出北方草原的風景?和學過的描寫江南風光的額詩比較一下,說說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二、自讀課外短文
教師先不要指導,應放手讓學生自學,自悟,自答,讓學生自學。在自讀的基礎上,歸納每一自然段的主要內容。然后在抓住每段要點的基礎上用自己的話說說變化,要鼓勵學生的不同表達。最后練習路的變化(羊腸小路--黃土公路--柏油馬路)。還可以引導學生討論:路越修越好,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那些好處。
生字:軋(ya).
第三課時
一、綜合實踐
教學中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 提前布置,使每個同學思想上都有準備。
2 選擇大家都想了解的地點,是每個同學都有話可說。
3 同學都可隨時提問,使大家真正交流起來。
4 采訪結束后,歸納剛才提的問題,那些問題與主題無關,哪些是有價值的問題。從而引導學生怎樣采訪,提問題。
5 告訴學生在采訪中注意采訪的態度和語言的修養。
口述時要注意三點:(1)說出你采訪的景物,采訪的對象。(2)講講它過去的樣子。在口述時要寓抒情于見聞與聯想之中。
二、金鑰匙學習一些朗讀的技巧
可指導學生結合學過的課外,說說自己朗讀的體會。還可以舉行一個朗讀比賽,調動學生朗讀的積極性。
三、自檢
通過自檢,引導學生總結前一段的學習情況,鼓勵大家向好的同學學習,多積累語言。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