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池塘的水面上生長著浮萍,浮萍所占面積每天增加一倍,經過15天把池溏占滿了,求它幾天占池塘的 ?
2.一條幼蟲長成成蟲,每天長大一倍,40天長到20厘米,問第36天長多少厘米?
3.某人去銀行取款,第一次取了存款的一半多5元,第二次取了余下的一半多10元,最后剩下125元,求他原來有多少元?
4.王大爺把他所有西瓜的一半又半個賣給第一個顧客,把余下的一半又半個賣給第二個顧客,……這樣一直到他賣給第六個人以后,他一個西瓜也沒有,求他原來有西瓜多少個?
5. 甲乙丙三人共有棋子若干,甲先拿出自己棋子的一半平分給乙丙,然后乙拿出現有的三分之一平分給甲和丙,最后丙把自己的四分之一平分給甲和乙,此時三人棋子數一樣多,那么三人至少共有棋子多少?
6. 有一堆桃,第一個猴子拿走了這堆桃的一半加半個桃子,第二個猴子又拿走了剩下桃的一半加半個,第三個猴子拿走了最后剩下的桃的一半加半個,桃子正好被拿光。問:這堆桃子原來有幾個?
7.有一堆桃,第一個猴子拿走了這堆桃的一半加半個桃子,第二個猴子又拿走了剩下桃的一半加半個,第三個猴子拿走了最后剩下的桃的一半加半個,桃子正好被拿光。問:這堆桃子原來有幾個?
8.袋子里有若干個球,小明每次拿出其中的一半再放回一個球,一共這樣做了五次,袋中還有3個球。問:原來袋中有多少個球?
9.有一個財迷總想使自己的錢成倍增長,一天他在一座橋上碰見一個老人,老人對他說:“你只要走過這座橋再回來,你身上的錢就會增加一倍,但作為報酬,你每走一個來回要給我32個銅板。”財迷算了算挺合算,就同意了。他走過橋去又走回來,身上的錢果然增加了一倍,他很高興地給了老人32個銅板。這樣走完第五個來回,身上的最后32個銅板都給了老人,一個銅板也沒剩下。問:財迷身上原有多少個銅板?
10.有一堆棋子(棋子數大于1),把它四等分后剩一枚,拿去三份另一枚,將剩下的棋子再四等分后還是剩一枚,再拿走三份另一枚,將剩下的棋子四等分還是剩一枚。問:原來至少有多少枚棋子?
11.三堆蘋果共48個,先從第一堆中拿出與第二堆個數相同的蘋果并入第二堆,再從第二堆里拿出與第三堆個數相同的蘋果并入第三堆,最后再從第三堆里拿出與這時第一堆個數相等的蘋果并入第一堆。結果三堆蘋果數完全相同。問:原來三堆蘋果各有多少個?
12.有一個三層書架共放書240冊,先從上層取出與中層同樣多冊書放在中層,再從中層取出與下層同樣多冊書放在下層,最后再從下層取出與此時上層同樣多冊書放在上層。經過這樣的變動后,上、中、下三層書的冊數之比是1∶2∶3。問:原來上、中、下層各有多少冊書?
13.甲、乙、丙三人各有銅錢若干枚,開始甲把自己的銅錢拿出一部分給了乙、丙,使乙、丙的銅錢數各增加了一倍;后來乙也照此辦理,使甲、丙的銅錢數各增加了一倍;最后丙也照此辦理,使甲、乙的銅錢數各增加了一倍。這時三人的銅錢數都是8枚。問:原來甲、乙、丙三人各有多少枚銅錢?
14.甲、乙、丙、丁各有若干棋子,甲先拿出自己棋子的一部分給了乙、丙,使乙、丙每人的棋子數各增加一倍;然后乙也把自己棋子的一部分以同樣的方式分給了丙、丁,丙也把自己棋子的一部分以這種方式給了甲、丁,最后丁也以這種方式將自己的棋子給了甲、乙,這時四人的棋子都是16枚。問:原來甲、乙、丙、丁四人各有棋子多少枚?
15.甲、乙、丙三人各有銅板若干,甲先拿出自己的銅板數的一半平分給乙、丙,然后乙也拿出自己現有銅板數的一半平分給甲、丙,最后丙又把自己現有銅板的一半平分給甲、乙。這時三人的銅板數恰好相同。問:他們三人至少共有多少枚銅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