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六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6-05 16:32:10 下載試卷 標簽:六年級 圓柱 教案
圓柱的體積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34~35頁例3及課堂活動,練習八1,2,3題。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生體驗圓柱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掌握圓柱的體積公式并能應用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2.倡導交流、合作、實驗操作等學習方式,培養學生觀察、猜測、分析、比較、綜合的學習思考方法。
3.讓學生感受探索數學奧秘的樂趣,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情感。
【教學重點】
圓柱體積計算方法及應用。
【教學準備】
教具:標有厘米刻度的透明長方體容器和圓柱容器、量筒、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實驗回顧長方體體積計算方法
(1)出示透明長方體容器。
教師:現在我們向這個容器里倒入1厘米深的水,容器里的水會形成什么形體?(長方體)
(教師現場操作倒水)估計一下,有多少立方厘米?
怎樣才能知道這層長方體的水有多少立方厘米?
(預設:①計算;②倒入量筒測量)
(2)如果要計算的話,要測量哪些數據?
(請一名學生前臺測量,教師注意提醒從內部量)
教師板書數據,全體學生即時計算,一生板演。
學生講解,教師從算式中用紅線勾出表示底面積的部分。
說明:長方體的體積可以用底面積乘高來計算,當高為1 cm時,底面的面積數就是這個長方體所含的體積單位數。
教師再往容器內依次倒入2 cm,3 cm……高的水,隨機請學生口答出體積數。
(3)揭示:當長方體的高度增加,我們就可以用一層的體積數乘上高度(也就是層數)來求得體積。
二、實驗探究,學習新知
1.初次實驗
出示標有厘米刻度的圓柱形玻璃容器。
教師:向這個容器里倒入1厘米深的水,水會形成什么形狀?(圓柱)
教師操作倒水后:猜一猜,這個圓柱形水柱的體積如何計算?(教師板書學生猜測結果:V=Sh……)
教師:假如這些猜測合理,我們需要測量哪些數據?(d或r)
一名學生上前臺在教師的協助下現場測量,記錄下數據。
學生集體按照自己猜測的方法演算結果,并進行相關板演。
教師:怎樣證明這些結果的正確性?(量筒測量)
教師將容器中的水倒入量筒,直觀驗證V=Sh的正確性。
2.二度實驗
教師:一次實驗還不能說明問題,我們再進行幾次行嗎?
教師往容器中倒入2 cm,4 cm,5 cm,10 cm高的水,學生計算后,師生共同用量筒直觀驗證,并生成實驗表格。
3.實驗分析
教師:剛才的實驗說明了什么?觀察數據你還有哪些發現?
4.回歸課本,認識"轉化"法推導圓柱體積,擴展對公式的認識
教師:圓柱體積V=Sh,關于這個方法,我們的數學家們用不同的方法進行了相關的說明,一起來看看。
課件配音演示:
教師:欣賞了數學家的推導方法,再回憶一下我們剛才的實驗,你想說點什么嗎?
三、實踐應用,鞏固新知
1.基本技能訓練
練習八第1題。
2.拓展應用,促進發展
教學例3。
教師:不告訴圓柱的底面積,你能求出它的體積嗎?
課件出示例3:
集體感知題意。全體學生獨立完成,兩名學生板演后講解。
教師小結:當求體積的必要條件沒有直接告訴時,我們應先根據相關信息予以解決。
3.獨立作業
練習八第2,3題。
四、全課總結:
教師:今天我們一起研究了什么知識?在今天的學習中你的最大收獲是什么?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