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五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6-05 16:51:28 下載試卷 標簽:五年級 長方體 教案
綜合應用:設計長方體的包裝方案(一)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62~63頁綜合應用:設計長方體的包裝方案。
教學目標
1. 通過設計長方體的包裝方案讓同學們認識到在體積相同的情況下,表面積與它的長、寬、高
的相差程度有關的道理。
2. 通過數學活動,運用所學知識,獲得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經驗、方法以及成功的體驗。
3. 培養同學們的創新意識、策略意識、實踐能力和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讓同學們體驗到,在體積相等的情況下,要使表面積較小,長、寬、高應越接近的道理。
教具學具
為每組學生準備8個規格為16×8×4(單位:cm)的長方體紙學具盒,包裝紙,直尺,透明膠,剪刀等。
教學過程
一、課前引入
師:觀察自己桌上的學具盒,你發現這些學具盒有什么特點?
生:形狀都是長方體,每個盒子的規格都是16×8×4(單位:cm),每組都有8個。
師:如果我們要將這8個長方體盒子包裝成1盒,怎樣包裝更省包裝紙呢?今天我們就運用所
學知識解決這個問題。(板書課題)
二、設想與擺放
1. 設想與擺放
設想:
(1)要將這些長方體的盒子包裝起來,在包裝的過程中要考慮哪些問題呢?
(2)要達到節省包裝紙的目的,應該考慮哪些問題?學生思考后發表意見:要想節約包裝紙,
學具盒中間不能留空隙,表面要平整;擺法不同,所用的紙的大小不同;接頭處盡量不要浪費等。
(3)明確長方體盒子的擺法不同是造成包裝紙用量大小的主要原因。
2. 記錄與計算
(1)你認為造成所需包裝紙大小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所需包裝紙的面積 = 所擺的長方體
的表面積 + 接頭部分用紙量(按2dm2計算)。
生:擺成的大長方體的表面積越大,所用的包裝紙越多,反之就少。
(2)究竟哪種擺法會更節約包裝紙呢?
師:你們可以先將幾個盒子擺一擺,量出所擺的長方體的長、寬、高,計算出擺成的不同長方
體的表面積,從而算出所用包裝紙的面積,并將數據和計算過程記錄下來。
(3)小組合作:記錄3種不同擺法下的包裝紙用量,并選擇一種用紙最少的方案。
為什么這種方案的用紙量會最少?在全班進行交流。
三、交流與比較
比一比誰的方案用紙少,并分析出用紙量不同的原因。
重點思考并討論:
為什么同樣是將8個學具盒打捆包裝,表面積的大小會不相同?影響表面積大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將分析的原因記錄下來。
四、發現與思考
通過本次包裝設計,你有什么發現?
1. 物體重合的面積越大,表面積就越小,包裝用的紙也就越少。
2. 同樣的體積下,長方體的表面積與它的長、寬、高的長度有關,長、寬、高的長度越接近,
表面積就越小,當長、寬、高相等時,它的表面積最小。
五、知識拓展
師:解決用料省的問題在生活中有什么意義?聯系實際談自己的想法。
師:現在老師這里有20本數學書,想想看,怎樣擺表面積最小?為什么?
六、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說一說。
[簡評:本課學習充分啟用學生生活經驗,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和積極性,鼓勵學生大膽設想與嘗試,通過設想、計算、交流、比較、發現等環節的教學,進一步探索"包裝問題"的解決方法和規律,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樣的學習過程符合數學學習及小學生的認知特點,有助于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此外,本課注重學生合作意識的培養,設想、擺放和計算都是以小組合作的形式來進行,小組的分工明確,讓學生體驗解決問題時合作的必要性,并學會與人相處。]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