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6-06 20:17:33
4.引導學生比較直線、射線和線段有什么共同點和不同點.
填表:
反饋:
1.下面圖形,說出哪些是線段?哪些是直線?哪些是射線?
2.從一點可以畫出幾條射線?
學生動手畫,得出可以畫無數條.
(二)建立角的概念
1.啟發學生自己舉實例,哪些圖形是角?角有幾條邊?角的邊是直線、射線還是線段?學生可以通過三角板看出:角有兩條邊,角的邊是射線,因為角只有一個端點.
2.師在黑板上畫角,畫角的步驟如下:
3.啟發學生總結角的概念.
從一點引出兩條射線所組成的圖形叫做角.
4.通過操作,引導學生找出比較角的大小的方法.
學生用準備的兩個硬紙條做成的活動角,按住一個紙條不動,轉動另一個紙條,可以出現各種形狀、大小不同的角.
怎樣比較兩個角的大小呢?
指導學生,先使兩個角的一邊重合,再看另一條邊,哪個角的邊在外面,哪個角就大,如右圖.如果另一條邊也重合,說明這兩個角相等.
總結性提問
(1)角的概念是什么?
(2)角的各部分名稱是什么?
(3)怎樣確定一個角比另一個角大、還是小、還是相等?
(三)角的度量
1.首先說明要準確地比較角的大小,需要有度量的工具,就是量角器.還要確定計量角的單位是度,用符號“°”表示.
觀察半圓儀,平分成180份,1份就是1度,用1°表示.
2.量角器的使用方法.
先讓學生認識量角器,觀察它的構造,有兩圈刻度,中心點和零刻度線.
指導學生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關鍵是使量角器的中心點和角的頂點重合,然后使零刻度線和角的第一條邊重合,0°在哪一個圈上,就在那個圈上找角的另一條邊所對的刻度,就是這個角的度數.
教師邊演示邊說明,邊引導學生觀察.
學生閱讀課本,并用量角器測量131頁書上的兩個角,各是多少度.教師巡視加以指導.
3.研究角的大小與邊長的關系.
師在黑板上出示一60°角.延長角的兩條邊,讓學生觀察,角的大小有沒有變化?角的大小與什么有關系?與什么無關系?
引導學生明確:延長角的兩條邊,角的大小是不變的.說明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沒關系,角的大小要看角的兩條邊叉開的大小,叉開的越大,角就越大.
想一想,在本上畫一個30°角,兩條邊長都是3厘米,在操場上畫同樣的角,兩條邊長都是3米.這兩個角的大小有區別嗎?為什么?
反饋:完成131頁上“做一做”.
(四)總結提問
1.射線、直線和線段有什么聯系和區別?
2.什么樣的圖形叫做角?
3.怎樣使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大小?
4.角的大小是由什么來決定的?與邊長有什么關系?
(五)鞏固反饋
1.口答.(投影)
(1)直線上兩點間的一段叫做().
(2)把線段的一端無限延長,就得到一條().
(3)線段有()個端點,射線只有()個端點,直線()端點.
(4)從()引出()所組成的圖形叫做角.
(5)角的大小要看(),與角的()沒有關系.
2.下面圖形,哪些是直線?哪些是射線?哪些是線段?把序號分別填在()內.(投影)
直線線段射線
()()()
3.測量各角的度數.(指定三人在黑板上測量)
(六)作業
練習二十八第1~3題.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這節課的知識是在學生初步認識了直線,線段和角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使學生對平面圖形的最基本概念有比較清楚的認識.
本節課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認識射線.理解和掌握直線、射線和線段的聯系與區別,為進一步學習圖形的知識打好基礎.
第二部分,教學角的概念.通過師生的操作,利用運動的觀點,學生初步理解角的概念,在此基礎上引出比較兩個角的大小,通過直接的比較,學生初步理解角的大小與兩邊叉開的程度有關,為引入角的度量進行間接比較角的大小作了鋪墊.
第三部分,教學角的度量.首先使學生認識度量工具——量角器,及其單位、符號,再介紹量角器的使用方法,最后通過實際測量說明:角的大小要看兩邊叉開的大小,與邊長無關.
本節課設計不同形式的練習(如口答,判斷選擇,實際操作等),圍繞重點,達到鞏固和運用概念,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