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6-08 08:53:07 下載試卷 標簽:一年級 教案 數學
教材分析:
位置關系的認識在人們的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本課的學習是在學生已積累了一定相關知識和生活經驗的基礎上進行的,所以在教學中要特別重視緊密聯系學生身邊的事物,通過觀察、操作、交流等活動進一步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提高學生對物體相對位置關系的認識。
素質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通過學生參與多種形式的數學活動,使學生經歷認識左右位置關系的過程。
2.會用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情感態度目標:
在活動中感受左右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重點:
能用左右正確描述出物體的相對位置。
教學難點:
難點是理解用左右對物體位置描述的相對性。
教學過程:
一、猜謎激趣,初步感知自身的"左右"。
一年級學生認識規律是從自己的最近發展區尋找知識的聯系點,根據這一規律,我將這個教學環節分為兩步進行:
首先,出示謎語,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通過謎底的揭示引出對"雙手"的認識,并讓學生說一說:"在平時,你常用右手做什么?用左手做什么呢?"在交流中,讓學生感受左手和右手密不可分的聯系,并初步感知自身的"左右"。
接著進行小結:"右手和左手是一對好朋友,她們配合起來能幫我們做許多事情,大家再看看自己的身體,還有像這樣的好朋友嗎?"在學生回答的同時用手指出所說部位。就在學生動口說、動手指的過程中獲得大量的感性材料,從而感知"左右",經歷形成"左右"方位感的過程。
二、參與活動,充分感知身邊群體的左右位置。
在這一環節,設計了3個活動內容。
第一,自己動手收拾桌面,并說一說是如何擺放書本和文具盒位置的。收拾桌子,這是每個學生每天要做的事,而要求用數學語言描述出東西的位置,這就讓學生體會到了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并在有意識的操作中建立起了左和右的概念,同時也滲透了勞動觀念的培養: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第二,進行游戲"猜猜我的好朋友是誰"。由一人向大家說出自己好朋友在教室中的位置,其他人根據班里座位情況找到這名同學。這是一個開放性的游戲,學生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說出好朋友的位置,可以說:這名同學左邊(或右邊)有幾個人,也可以說是從左數(或從右數)第幾名同學。學生在出題解答中進一步建立起了左右位置的方位感。
第三,看圖說位置。我出示這樣一幅情景圖:森林王國正在舉行音樂會,看小動物們表演得多認真呀,上面有你喜歡的小動物嗎?你可以把它在隊伍中的位置說出來嗎?數學來源于生活,學生在經歷了前面2個活動中具體情境中的親身體驗和相互交流,要完成這樣一道數學題,應該是毫不困難的,可能有的學生對于這個問題有著不同的理解和說法,只要學生說的有道理,就應給予肯定。
這個教學環節的設計是逐層提高、逐步滲透,深化了知識的內涵,以螺旋上升的方式解決了本節課的教學重點。
三、組織游戲,突破難點,感知左右位置的相對性。
一年級學生年齡小,注意力容易分散,當教學進行到這里時,學生會感到一些疲倦和厭煩。所以在這一環節,我首先設計了一個游戲"聽口令、做動作"。讓學生同桌間對面站好,跟隨口令來做出相應的動作:"舉左手,舉右手;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左手拍左肩,右手拍右肩;兩人右手握一握"。游戲進行兩遍,第一次摸自己,第二次摸對方。游戲結束后讓學生討論:你發現了什么?由于兩人面對面站立,在方向上自然是相反的,學生經過游戲及相互交流,自然而然就體會到了左右位置是有相對性的。
隨后讓學生觀察教室,用"左"或"右"說一句話,教師要鼓勵學生找出與別人不一樣的句子,每個學生都會努力去找一個與別人不同的答案,也就有了許許多多不同的左和右,這也讓學生進一步理解了左右位置的相對性。
四、創設情境,解決生活實際問題
每個孩子都愛看電影,所以我將這一教學環節設計成了一個"找座位號,看電影"的實踐活動。我把教室模擬成電影院,引導學生觀察排數及座位號的排列規律,當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學習方式完成知識準備后,活動開始:讓學生根據發到手中的票自行進場找座位,在活動中要互助鼓勵,其中也滲透了公德教育。為了檢查效果,我安排了同桌互查,及時糾錯。一段"龜兔賽跑"的動畫片,不但使課堂氣氛更愉悅、輕松,同時動畫片內容還體現了"前后"位置關系,為下節課學習做了鋪墊。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